第四十六章 钓友

下载APP

第四十六章 钓友

李飞眼睛一翻:“大叔,为人民服务不是你的本职工作哇?”

    

    “哟呵!你个臭小子,可够伶牙俐齿的啊!”周广才哈哈一笑,“这样吧,我还没吃饭呢,请你吃早饭,走!”

    

    十分钟后,一中一少出现在一个路边的早餐摊。俩人跟前,各看着一碗小馄饨,手里拿着烧饼裹着油条。

    

    李飞坐在木凳上,脚踩着一块石头,得瑟地边吃边看路上的风景。周广才显然是镇上的红人儿,好多人路过这里,都会跟他打招呼。

    

    “你行啊,这么多人给你行注目礼。”李飞吃惊地说。

    

    周广才一抹嘴,冲他笑了笑:“怎么,羡慕?”

    

    “嗯,还行吧,不像我们,小透明一个。”李飞道。

    

    周广才眉头一挑:“你还是小透明?呵呵,你多大了了?家住哪?什么学历啊?”

    

    李飞上下打量他,一脸警惕:“干嘛?而且这些你用得着问我啊?你们派出所,电脑一开,啪啦啪啦,啥查不到啊?”

    

    “那也不能随便查啊,都是有规章制度的。”周广才道,“小子,有没有兴趣开做警察?”

    

    “没有!”李飞抿嘴摇头,其实哪是没有,是他现在高中文凭,想考也没机会考。

    

    说起这个,他又开始愤懑,四年大学,眼看要到最后一哆嗦,却被那对狗男女害的,连肄业证都拿不到。

    

    他眼睛里那一抹愤怒和受伤,逃不过周广才的法眼。他知道,这小家伙肯定有啥事儿不愿和他说。但是他也看得出,李飞人品不错,外表看起来精明,内心是耿直的。

    

    惜才的心思,让周广才略感遗憾。临别时,他鼓励李飞:“没有大学文凭不要紧,现在国家有好多渠道可以提升文化素养。你去报个班,自考嘛。现在也年轻,等毕业证拿到手了,来考警察!”

    

    他拍了拍胸脯,那意思,有我在,莫愁。

    

    李飞心里一暖,自己和这位大叔的相识其实并不愉快,可是人家从没歧视过他。

    

    “谢啦!你走吧,我付账!”李飞道。

    

    周广才哈哈一笑:“好哇,正好我没带够钱。”

    

    这老不羞,居然真的抱着茶杯扬长而去。

    

    吃了个早饭,李飞又不放心宋大有,溜达着回到望海阁对面。一看那状态,他心都凉了半截。

    

    今天的望海阁,可以用四个字形容——门可罗雀。

    

    他几乎能想象得出,宋大有心里有多难过。

    

    “不行,我得想个法子帮他!”李飞暗道,“看来,光是给他送菜还不够。人家又不知道里头有好吃的东西……”

    

    他眼珠滴溜溜地转,捏着下巴上几根小胡子思忖。

    

    丁零零!

    

    电话铃声打断了他的思路,让他很是不爽。

    

    不过拿出手机一看,哟,是任再起的电话,他赶紧接起来。

    

    “老爷子,啥事儿啊?”李飞问。

    

    “小飞同学,下午有时间吗?咱们去九山湖钓鱼啊!”任再起慢悠慢悠地说。

    

    “好哇!”李飞满口答应。

    

    反正在这里也想不出办法,不如咨询一下任再起。他吃的咸盐都比李飞吃的米多,肯定能有好的建议。

    

    俩人商定时间地点,李飞赶紧回家,翻箱倒柜,找出自己的钓竿。

    

    他家贫,自然不会有专业钓竿,连业余都算不上。这根钓竿,还是他几岁的时候,父亲用小细竹竿帮他手工打的,钓钩也是拿缝衣针烧红弯出来的。

    

    可别说,家里最困难的几年,吃不起肉,都是靠李飞这根钓竿,在池塘里河沟里,钓起一条条小鱼来补充蛋白质。

    

    后来读大学去,这杆钓竿才被搁置起来。没想到,今天它居然又重出江湖了。

    

    “干啥啊小飞?”张翠芬追着儿子问。

    

    李飞嘻嘻一笑:“和钓友钓鱼去!”

    

    “啥有?”村妇听不懂洋词儿,但是看到儿子那么开心,再想到儿子那么能干,她也就放心了。

    

    “您啊,就别瞎操心了,拿去卡,取点钱,给自己置办一身漂亮衣裳。我李飞的老娘,颜值可不是盖的!”李飞笑嘻嘻,很大方地把银行卡递给张翠芬。

    

    张翠芬眼一热,心里更热,捧着银行卡不说话。

    

    却说李飞扛着钓竿,戴着草帽,就跟海贼王路飞似的,骑上破自行车向村外走去。

    

    叮铃咚隆,李飞总算赶上中午那班车,将自行车塞进行李架,他汗流浃背在车上坐定。

    

    从米通镇到县城,最多也不过三四十分钟的车程。李飞找了个靠窗的位置,通风凉爽,舒舒服服地坐着。

    

    “嘿,打个盹儿,一会儿就到县城啦!”他暗道。

    

    可是乡村巴士就是那么讨厌,三十多分钟的路程,不走一个小时似乎觉得赔本。走走停停四处拉客,刚从米通镇开起,不到五分钟,又在一个路口停下等人。

    

    路边有一对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看他们的打扮很淳朴,男的拎个黑色行李包,女的则抱着一个很小的婴儿。

    

    俩人都戴着遮阳帽,可是遮阳帽似乎帽檐太窄,遮不住婴儿的脸。

    

    售票员向他俩招手,俩人上车,都是外地口音。

    

    李飞还觉得奇怪呢,他们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咋还有外地人来呢?

    

    那俩人买了车票,去县城的,售票员估计看他们是外地的,故意要了十元。其实别说在这里,从米通镇上车,最多也不过八元,那还是逢年过节的价格。李飞今天,就只花了六元。

    

    也不知他俩是不懂,还是啥问题,似乎明知道这个价格有点高,也不讲价,买了票就往里边走,并从李飞身边经过。

    

    李飞好奇,他俩经过时,抬头看了一眼,那孩子长的可真水灵俊俏,不知是男孩女孩,眉心有一颗天生的小红痣。痣不大,不但不影响美观,反而让人觉得像西游记里的红孩儿。

    

    红孩儿虽然是个大坏蛋,可是人家长的乖巧啊。不然唐僧路过小树林,咋会上当呢?

    

    不得不说,这两口子基因不错,孩子长得俊俏。

    

    男人见李飞一个劲看孩子,便低头冲他笑了笑:“借过。”

    

    李飞把脚从过道收回,其实本来也没占多大地方。他两口子走到后一排,坐在对面的位置,女人靠里,男人靠外。

    

    车子继续往前开,又开了差不多三五里路,上来一对本地老夫妻,带着三个孙儿孙女。这三个孩子,可就不那么可爱了,穿着打扮土里土气,小手小脚脏兮兮,大的四五岁,小的一岁左右,给老太太抱着。

    

    自从这一家子上车,车内就没安静过。售票员吼了好几回,也不管用。

    

    好在他们只是串亲戚,坐了不到五分钟就下车了。他们一下车,车厢顿时清净许多。

    

    一个坐在后排的大姐松口气:“哎哟我的妈,这一家子可真能折腾。要么人城里人说咱们农村的没素质,就这样上车,我都嫌弃。唉大兄弟,说起来,你家孩子倒是挺乖啊。”

    

    她对那对外地夫妻说。

    

    那对夫妻中,女的沉默寡言,始终一脸谨慎,紧紧抱着孩子,也不怕给孩子捂出痱子。男的也比较憨厚,只是笑笑,附和两句,话也不多。

    

    李飞回头,参与到那大姐的话题中:“是啊,咱们农村人嗓门天生大,所以在外更得注意咧。现在不都教育公德心么,咱们得对孩子严格要求。将来有一天,也让城里人说,哟,你们农村人就是好,素质真高!”

    

    他说话时,眉毛就像两条蠕动的毛毛虫,自带喜感,尽管话语不是那么幽默,表情却很丰富,逗得那大姐咯咯直笑。车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活跃了。

    

    李飞话题一转,问那个外地男子:“大哥,听你口音,不是本县的啊?”

    

    “昂对,我们是隔壁省的。”男子回答。

    

    隔壁省,指的是和他们九山县搭界的三川省。三川省很富裕,和九山县搭界的县城,对于李飞他们来说,简直是天堂般的存在。小时候,父亲还健在时,能偶尔带他们母子去逛隔壁县城,回来都能让李飞吹上半天牛。

    

    “哟,那你们是有钱人。”李飞竖起大拇指,“咋,来本地走亲戚啊?”

    

    “呵呵!”男的笑了笑,点点头,敷衍着他。

    

    这男的似乎是冷场王,而且好像是刻意回避和人聊天。

    

    李飞挑了几个话题,都是无疾而终。他暗道:“这老哥奇怪哈,不健谈。”

    

    又看了一眼其媳妇儿,靠着车窗睡着了,怀里的孩子都快掉下来了。若不是有吊带兜着,只怕回撞到前边的椅背上吧。

    

    闷罐儿似的汽车在热浪下前行,渐渐的,大家都昏沉欲睡。

    

    李飞掏出手机,给某人发了一条短信。

    

    某人,指周广才。今天早上吃早饭时,俩人加了好友,周广才觉得他们有必要勤联络。

    

    “你说人贩子长啥样啊?大老周。”李飞随意打了一串字。

    

    叮咚!

    

    周广才很快就回复:“眼神闪烁,不愿意和人多交流,对孩子很怪异,不像寻常人那么在意疼爱,反而是遮遮掩掩。”

    

    李飞心一惊,再回头去看那两位,越看越觉得不对劲。他悄悄拍了张照片,给周广才发过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