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 章

下载APP

第 99 章

谷三娘平安生产的消息送进宫中, 终于叫姜穂儿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她抽空亲自回了趟娘家看望阿娘, 还亲手抱了抱自己的小弟, 一种奇妙的感觉顿时漫上了心头。

    

    她仔细瞧着弟弟的眉眼, 又问榻上坐月子的阿娘, “娘, 小弟与我小时候像吗?”

    

    谷三娘笑道, “像,也不太像,你比他更漂亮些, 打一出生就是大眼睛,早早的就会笑了,亲戚们都夸你漂亮。”

    

    “我看小弟也好看着呢, 鼻子像您, 眉眼像吴爹爹。”

    

    姜穂儿说完,小心将小娃娃放到了阿娘身边, 又感叹道, “原来才出生的娃娃这么小, 真怕一不小心会把他抱的不舒服。”

    

    谷三娘慈爱的看了眼儿子, 叹道, “都是这么小过来的, 你当年,还没他大,如今不也要当娘了?”

    

    说着又歉疚道, “娘这个样子, 也没法去宫里看你,你如今一切可好?吃睡怎么样?”

    

    姜穂儿笑道,“难受劲儿早都过去了,您好好把自己将养好就成了,不必挂念我。”

    

    说着又忍不住有些鼻酸,叹道,“自己要当娘了才知道您的不易,娘,真是辛苦您把我生养大。”

    

    一句话说的,竟叫谷三娘也险些潸然泪下,只能感慨道,“娘能生你,也是娘的服气啊。”

    

    世人常说缘分,殊不知这世间父母儿女,才是最大的缘分。

    

    ~~

    

    进入孕中期,姜穂儿的身体已经稳定下来,腹中的胎儿在迅速的成长,她便相跟着胃口大增起来。

    

    人说孕妇的口味刁钻,她可是充分的体会到了,尽管一日三餐吃的丰足,然有时候又莫名的想吃某种东西到发狂。

    

    譬如哪日早膳里佐餐的小凉菜,她有时夜半睡醒,竟然会馋到流口水,也实在难为睡在她身边的皇帝陛下,被她吵醒后竟然半点也不生气,立时就发话叫御膳房给她做来解馋;

    

    又譬如某个晨光微熹的清晨,宫外的承恩伯府才刚打开大门,就迎来了宫中的侍卫统领青桐大人,而青桐如此一大清早着急忙慌的赶来,竟然是因为宫里的淑妃娘娘想念吴府江南厨子做的汤包与小馄饨。

    

    承恩伯立刻叫厨子去做,待做好便赶忙交给青桐,而青桐也赶忙提着食盒上马飞奔回宫中,一路利用他上乘的功力护着食盒,竟没叫小馄饨的汤汁撒出来一星半点儿。

    

    淑妃娘娘吃到了念想了一夜的早餐,满足的喜笑颜开,一旁的陛下则唇畔带笑的看着她吃着美味,一边在心间感叹,这肚子里究竟藏了个什么样的小吃货,竟然这么会折腾人?

    

    “小吃货”的娘悄咪咪的听见,却并不发表什么意见,她现在一心想的是,下一顿吃什么?

    

    大约也是因着胃口大好,姜穂儿的肚子膨胀得比想象中要快得多,眼看着尚衣局前两个月为她裁制的衣裳就又紧了,需做新的了。

    

    她自己也是愁,一面照镜子,一面问落梅和小秋,“你们说我是不是太能吃了?怎么会一下胖了这么多?”

    

    落梅安慰道,“娘娘其实只是肚子大了些,腰身并没有胖许多。”

    

    姜穂儿还是愁眉不展,她觉得落梅一定是在说好听的哄她,她自己都觉得自己的前胸后背长了许多肉。

    

    小秋却忽然道,“奴婢怎么觉得,娘娘的肚子似乎有些格外大?夫人五个月的时候可没这么大吧?”

    

    姜穂儿情绪更加低落,“瞧瞧,小秋都觉得我胖。”

    

    小秋却拼命摇头,“不是不是,奴婢不是这个意思,奴婢是想说,娘娘肚子里,是不是不只一位皇嗣?”

    

    一句话说的在场众人都是一愣,落梅率先反应过来,赶忙道,“对啊,娘娘这胎像,看起来确实不太寻常,未准真的不止一位皇嗣呢?”

    

    姜穂儿也疑惑的摸着肚皮,感受着里头小人儿时不时的鼓动,忽然想了起来,那时做的那个胎梦中,婆母不是塞给她两个甜瓜吗?

    

    两个,难道……

    

    她惊异的大气都不敢喘,想了想,决定要再去拜访一下那位送子观音大夫。

    

    ——宫里的太医有些保守中庸,她若去问,怕又会如当初有孕时那般等上好久,所以,还不如直接去问问高人吧。

    

    萧元翊听了她的猜测也是震惊,在百忙之中抽了时间,陪她一同去复诊,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大夫亲手为姜穂儿诊脉过后,终于给了他们最惊喜的答案,“没错,是双胎。”

    

    姜穂儿当即啊了一声,乐得合不拢嘴,还有些不敢相信的又问,“怎么会是双胎?我们的亲戚当中并没有过双胎的先例啊?”

    

    老大夫高深的摸了摸山羊须,“老夫的药是白吃的?”复又笑道,“这都是缘分,是上天赐予的福分,夫人安心接着便是。”

    

    福分,的确是福分!姜穂儿笑着连说了好几声谢谢,这才想起来去看身旁的萧元翊。

    

    却见他也是一脸被惊喜砸晕的模样,半晌才想起来问道,“那,双胎需要注意些什么?可会有危险?”

    

    老大夫捻须点头,“真是难得,这位官人可是老夫所见头一位会如此关问妻子的人啊!”

    

    语罢又详细解释道,“双胎的确是有风险,但也不需太过紧张,依老夫所见,夫人气血充盈,胎像良好,只要用心护理,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老夫手下出生的双胎不在少数,更有甚者还有三胎,无不平安落地。”

    

    乖乖,连三胎都有?那肚子得大成什么样啊!

    

    姜穂儿忍不住感慨,与此同时,愈发崇拜这位送子观音了。

    

    老大夫见萧元翊上心,便又多嘱咐了几句,“夫人身怀双胎,平素需更加注重将养,除过饮食还需注意情绪,若受刺激,极易早产。”

    

    萧元翊一一点头,生平第一回如此注意听医嘱。

    

    以重金答谢后,两人回到宫中,萧元翊给太皇太后那边也送了个消息。

    

    ——宫中已经近十年没有婴孩降生,今次穂儿一下带来两个,料想皇祖母一定会高兴的。

    

    姜穂儿也由此开始了被一众宫人更加小心捧着的生活。

    

    不论什么时辰,只要是淑妃娘娘想吃想喝的,不出半个时辰就立刻送去关雎宫,哪怕她想吃京城哪个早点摊档上的油果,御厨也能想办法给她做出一样的来。

    

    就这样,一日复一日,眼看着姜穂儿如众星捧月一般熬过了冬天,熬过了旧年。

    

    她的产期该是在阳春三月,然照御医们的说法,双胎都会提前,所以正月一过,宫中上上下下都做好了准备,严阵以待。

    

    哪知偏偏在这时候,前朝出了些问题。

    

    历朝历代都有选秀,通常定在二月间,于是今年二月一到,便有礼部的大臣上书,建议皇帝向民间选秀充实后宫。

    

    这位礼部侍郎方成文自以为到了时机——新帝登基已经一年,眼看着朝纲安稳,皇帝最大的压力已经卸下,又逢宫里唯一的女眷淑妃有孕,眼看着皇帝素了这么久,此时提起这茬,料想皇帝应该是能动心思的。

    

    哪知事与愿违,他的折子才递上去,就立刻被皇帝打了回来,且也不知是哪句话说的不对,皇帝还要治他的罪。

    

    上司礼部尚书忙要为他求情,亲自跑到御书房向皇帝谏言道,“陛下,方侍郎在任多年,一直兢兢业业,他此番谏言也着实是为了陛下啊,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然而后宫也不可始终无后,鸾凤和鸣,乃是国之幸事……”

    

    这位尚书大人已是花甲之年,曾辅佐过高祖与先帝,当年萧元翊因病失手打死人时,他也曾在先帝面前开脱,萧元翊不好不给面子,因此并没有直接将人撵出去。

    

    他做思量状,颔首道,“后宫不可一日无后,覃大人言之有理,朕也正有立后之意。”

    

    覃尚书自以为看到了转机,赶忙道,“就请陛下开启选秀,从民间广纳贤德女子充实后宫,其中佼佼者立为皇后,昭告天下,以安民心。”

    

    哪知萧元翊却摆手,“不用那么麻烦,淑妃善解人意温柔可人,如今又为朕孕育双胎,眼看临盆在即,朕决定就册立她为后。”

    

    覃尚书立时傻眼,方侍郎更是当场阻拦,“不可陛下。淑妃娘娘出身寒门,仅此一项,便不合立后的规矩。”

    

    却立时遭到萧元翊的横眉,“什么寒门?你记性不好?朕亲自封的承恩伯,这也叫寒门?”

    

    方侍郎瞠目结舌,“这……这是后来陛下才封的……”

    

    萧元翊冷笑一声,“先后有什么分别?难道说这届的进士就没有往届的好不成?”

    

    方侍郎一时语塞,春闱科举也是他们礼部的事儿,他可不敢说这样的话砸礼部的锅啊。

    

    却听萧元翊又哼道,“据朕所知,你高祖父方怀黎乃农家出身,盛德八年中进士,往前几十年你也是寒门子弟,依照你的说法,你是不是也没资格在此跟朕说话?”

    

    方侍郎大骇,连带着来替他求情的覃尚书一道赶忙跪了下来。

    

    皇帝的怒火却有增无减,继续冷哼道,“淑妃身怀双胎,且临盆在即,宫中已是严阵以待,唯恐出什么差错叫她母子不安,你却在这个当口生事,竟还打着为朕着想的幌子?朕看你分明是居心不良,且还胆敢在朕面前贬低淑妃,若今日之事传扬出去,叫淑妃受刺激有什么三长两短,朕拿你是问!”

    

    方侍郎已是冷汗频频,只能头触地面,连声求他恕罪,须发皆白的覃尚书也是不敢再发一言,只同众人一道求他息怒。

    

    事情的结果,是这位方侍郎被停职回家思过半年,至于半年后还能不能回来,还得另说。

    

    消息传出,满朝文武再无人敢生事了。

    

    谁人不知,这方侍郎便是当初跑到畅春园向太上皇告状的成员之一?

    

    他以后后来一直没事,皇帝是不打算跟他计较?

    

    今次知道厉害了吧。

    

    这位陛下,一直就是有仇必报的主儿啊!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