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真相

下载APP

29 真相

9真相

    

    说完那一句话之后,李孝恭一直就低垂着头,不敢去看李世民的神色有什么变化。[]

    

    他会相信自己真的不知道真相吗?还是会觉得自己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还抵死不肯认账?

    

    可不管世民怎么想自己,李孝恭固然是无力去左右,也不由得惶惧的想到,尽管世民刚才承诺了不会杀自己,但他特地为了探问杜伏威身死的真相前来,自己却只是让他一再的失望,他会不会一气之下还是要拿自己开刀来偿还当年杜伏威的血债?

    

    牢房之内又沉寂了下来。也许等待是最让人感到漫长的,就在孝恭觉得这沉默的时间漫长得像是没有尽头的时候,终于听到世民的一声长叹打破了沉寂,然后是他凄然的话声又再回荡在这小小的空间之内:“连你也不知道真相吗?那……伏威的沉冤,难道就真的永远无*昭雪了么?”

    

    那声音之中饱含的凄苦之意,让李孝恭的心禁不住一阵的颤抖难受。

    

    “殿下,殿下……”他不由得叫了起来,“臣确实不知道此事的详情,吴王之死是否有冤情,臣也只是猜测。臣愿意把所知倾囊相告,但盼能对殿下了解此事之真相有所帮助。”

    

    孝恭能分明地看到,在他这话说出来之后,世民的眼睛里闪烁起温润的光芒,道:“好,你说吧,我听着。”

    

    李孝恭于是把武德七年元日之时他被建成、元吉拉到东宫去喝酒聊天时说到的内容复述了一遍,又把他离开东宫之时元吉要他对阚陵诬以谋反、并暗示了杜伏威活不长久的话也说了。但元吉最后说的那一句显示他嫉忿杜伏威其实是为了世民的真正用心,孝恭自然是略去不提了。他自己的种种心思,也是隐而不述。事到如今,跟世民提这些又有什么用?

    

    世民默默的听着,眼中的神色闪动不已。待孝恭的述说告一段落,他才开口道:“这么说,至少你是知道阚陵确实是无辜的了?”

    

    李孝恭惭愧地低着头,道:“是的。当时阚陵在我军中,一直忠勇作战,绝对没有背叛之意。可是平定江淮后,臣为故太子、齐王所迫,只好在没收反贼家产时故意弄错,把吴王与阚陵的私产也一并没收了,其实就是为了激怒阚陵。果然阚陵与我为此事大吵了一场。他这人对吴王真是忠心耿耿,他跟我吵其实主要还不是为了他自己的私产被没收,而是不忿吴王的家产也给没收了。臣虽然是故意摆出傲慢骄横的姿态对待他,想激他自己生出造反之心。他那时却还不晓得吴王已在长安身故之事,为着吴王计仍是忍耐了下来。”

    

    说到此处,孝恭悄悄地瞥了世民一眼,却见他脸上沉痛之色更甚,双唇微微的颤动,但始终没有轻发一言打断自己的陈述。他暗暗在心里叹了口气,续道:“这反而是让臣感到为难了,不知怎么向故太子、齐王交待才好。就在这时,我军士卒在搜查反贼辅公祐的文书信函时发现了一封吴王在长安写给江淮军的密令,声称他在长安受到虐待,要他们起兵造反,攻进长安去解救他……”

    

    “这封所谓的密令信函,我也听说了。”世民这时忽然插话进来,“当时父皇就是根据这封信函认定了辅公祐造反的幕后主使是伏威,竟是连他经已身故了都不放过他,下旨剥夺了他的官职爵位,还抄了他的家……”说到此处,世民的语音一阵哽咽。

    

    “殿下,殿下,这是臣的错……”孝恭见着世民这难过的样子,便似是心房上被狠狠扎了一刀,“是臣的失察,没有仔细查看这密令是真是假,就那么呈递给了朝廷,这才致使吴王身故之余还保不住他的官位、家人……”

    

    世民轻轻摇头,惨然道:“你不用说了,我都明白了。这封密令自然是辅公祐那奸贼伪造出来,以便唆摆江淮军随他造反的。他与伏威自小交好,要仿造伏威的字迹那是何其容易之事?你作为前线统军的元帅,职责只是平叛,并不负责查明造反的头领是谁,搜到这样的证据,就算大哥、四弟事前没有跟你打过招呼,你也只能是如实地上报朝廷。要为误判书信的真伪负责任的,是朝廷,不是你。父皇既然早就下手毒杀了伏威,事后经由你拿到所谓的物证,正高兴着终于有了确凿证据,名正言顺就连伏威的官位也夺去了,他遗下的家人也全数斩草除根,哪里还会细辨真假?”

    

    李孝恭听着世民反倒为自己开脱,心中更是难受,低声道:“臣当时对这密令的真伪并非没有疑心,但正如殿下所言,一军统帅所能做的,只是向朝廷呈递一切搜查得来的物事,并无权作出什么结论。也幸亏殿下长期统军,深明臣当时所处之地位,有所能,有所不能。事到如今,臣再为自己辩护,就更显得卑下了。臣当时也并非不可以在向朝廷呈递证据之时陈说几句自己对此事的判断,但臣确实是因为事前得到了故太子与齐王的指示,在此事上自然不敢多所置喙。另外,阚陵的确就是臣依据那密令而把他也归入谋反之列,将之就地处决了。”

    

    说到这里,阚陵当年的冤死,至此算是有了个大致的*廓。杜伏威很可能死于毒杀之事虽仍无确凿证据,但真相如何是可想而知的了。

    

    牢房之内又再沉默了下来。这次,是世民长时间的垂首不语,孝恭看着小小的气窗透进的微弱光线洒落在世民那一身素白的衣衫之上,更是显得格外的凄清惨白,心中不觉又是五味杂陈。

    

    至此,他是确实地不再担心世民会杀他,确实地相信世民只是想从他口中查明当年杜伏威身亡的真相。然而事已至此,查出这真相又能如何?人死不能复生,世民再怎么执着于当年杜伏威的含冤九泉,如今他最多也只能是为杜伏威洗脱是他在幕后指使江淮军造反的罪名,至于他是不是死于毒杀却无论如何是无从考究的了。

    

    世民,你这又何苦呢?对这么一个降王如此念念不忘……

    

    李孝恭心下如此感叹着,却见世民终于缓缓的又抬起头来,平静的与他对视,道:“孝恭,你知道吗?对于伏威之死,我很伤心。”

    

    “是的,臣知道……”

    

    “不,你并不真的知道!”世民急切的打断了孝恭的话,这使孝恭不由得在脸上露出略感惊异之色。

    

    “你并不真的知道……”世民又重复了一次,“……虽然,在这么多人里面,你应该是最清楚我对伏威之心的,因为当年我到云门去招降伏威,只有你也是在场的。”

    

    孝恭慢慢地点了点头,武德五年时在云门的一幕幕也随之在他脑海中浮现。

    

    “所以你也应该跟我一样的清楚,伏威是不可能背叛我大唐的。他若要背叛,早在那时就不会甚至立刻直接跟随我来长安。辅公祐这人极不可靠之事,他也一早就向我们交代得清清楚楚了,又怎么会在后来写什么密令给辅公祐,让他率领江淮军造反?退一万步说,即使伏威真的觉得我大唐亏待了他,于是深心不忿想造反,他也应该是把密令发给留在江淮代他执行军务的另一个义子王雄涎,更不会让跟着他到了这长安来的阚陵追随在你麾下参与平定江淮的叛变。”

    

    是的,无论怎么看,说杜伏威有背叛大唐之心,道理上都是说不通的。可问题是,皇帝根本不想杜伏威活下去,再有天大的道理,也无济于事吧。

    

    李孝恭这样想着,心里暗暗地叹了口气。

    

    皇帝对于降王,一向是忌惮之极的,对这些人非杀之而后快倒是他一贯的作*。一直抗拒不从的,固然是杀无赦;就算是主动归降的,想方设*也要或者逼到他们主动造反、或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或者暗中下手……总之是无所不用其极。

    

    如世民灭掉的第一个称帝立国的西秦皇帝薛仁杲,他是在第三次唐秦交战之时落败而主动向世民献城投降的,世民也已承诺了会免他一死,可是一到长安,皇帝立马就把他斩首示众了,全然不顾此举大大地削了世民的颜面。

    

    又如瓦岗军的李密,其实并未称过帝立过国,因为与洛阳王世充统领的隋军反复交战中落败而前来投靠,皇帝表面上很欢迎他前来,却故意派他一个侍奉酒食、让他丢脸的光禄勋的官位,后来又在一片朝臣非议之声中让他前去山东招抚旧部,半路之上却忽然要他留下一半部众、忽然又要他孤身回京,终于是把本来就疑神疑鬼的李密逼得铤而走险、真的造反去了。

    

    还有世民在洛阳之战中一下子就俘获了两国君主的郑主王世充与夏主窦建德。窦建德为人忠直,颇有清誉,他此前辖下的夏军与唐军也没起过很严重的冲突,即使有些零星的战事,后来也做过修补关系的事情,皇帝却毫不犹豫就把他杀了。王世充虽是因世民答应过他愿意献出洛阳投降就饶他性命,皇帝不便公然杀他,可后来仍是暗里指使了一个与王世充有私仇的独孤修德去将他刺死,而王家其他族人也逃不过诬以谋反而尽数被诛的命运。

    

    就连自己手上俘虏过的梁国君主萧铣,在唐军压境之际考虑到自己的军队不可能打胜,那就无谓多伤人命,于是主动出城投降。这位有“玉面皇孙”之称的萧铣,从来没有做过得罪唐室之事,他也不过是把隋之前他萧家本来就占着的地盘恢复过来,可皇帝还是容不下他,照例仍是将他绑赴街市斩首。

    

    有这种种前车之鉴,杜伏威的命运,其实从他答应归顺唐室那一天起就已经被注定了吧?不,不是他肯不肯答应归顺唐室,即使他不答应,以江淮一地的军队,又怎么可能抗拒得了世民统率的唐军?应该是说,从唐室决心要把江淮也收入版图之内的那一天起,杜伏威的命途就只有通向鬼门关一条独径了……

    

    后记:

    

    1、小杜的沉冤,到此是大致明了啦吧~~~~

    

    2、李孝恭吞没阚陵的家产之事,是史有明载滴~~~~~当然他是出于建成、元吉的事前指使这样做,为的是逼阚陵自行叛变,好拿杀他,这个背后的动机就是偶编的啦~~~~如果撇开这个动机的话,其实李孝恭也是个心狠手辣、贪财好利的主啊~~~这个时候吞没阚陵的家产,还把他诬陷进谋反之列,把他收拾得干干净净~~~就算是后来世民给杜伏威翻了案,却也没有给阚陵翻这个冤案呢~~~~显然也是因为世民需要顾及李孝恭的颜面,否则两案关联,没有理由翻杜伏威的却不翻阚陵嘛~~~可是如果要翻阚陵的案,就得把李孝恭当年吞没家产之事也*办鸟~~~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