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 11
听着寺里阵阵的梵音,陌宛安心的闭上眼,享受着宁静的时光,入睡。
陌宛现在所需要做的是融入这个环境,融入木度的和尚生活。
今天又是一天,不过今天是个特殊的一天,因为陌宛明白了,又或者是说猜到了些什么。
一大早,寺里萦绕着馒头的清香,白色的大股蒸汽中,一大屉一大屉的馒头新鲜出笼,白胖胖的憨态可拘,平白惹人喜爱。
它们被整齐铺在白色的纱布上面,拢起布的四角,紧紧打个结,像一个超大号的包袝,被一个个和尚甩在背上,在下山的阶梯上前进。
陌宛的背后是个中号的包袱,走在队伍的中间。不是因为优待,只是量力而行、尽心而为。急于表现自己,强撑硬干,最后给自己狼狈,给别人累赘,好心帮了倒忙,结果添了多余的麻烦。
瞧,年幼的小和尚们,背着一个超小号包袱,努力跟着前面人的步伐,一个脚印一个脚印的踩着走呢。
也许那小小的包袱里面,只有十多个馒头,但谁会去责怪这群可爱的孩子们呢?
队伍的最后,还有几个最强壮的和尚,合力抬着一个盖着的大木桶,稳稳地走着一步又一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各司其职,各自忙着。
到了山下,不进城。给山下的人家借几张桌子摆在太阳底下。包袱解开摊在上面,再挂一个牌子好教人知道可以在这领取食物。
摆在太阳底下,来领取食物的人排队等待晒得久了,领取完食物就会自个找路两旁的阴凉地吃,桌子摆在阴凉处,就会拥挤。
这些食物是给没吃饭的难民的。难民们都在城外,不许被放进城,美名其曰为影响城内治安,难民们就在城外搭起小棚子住,说是住,也只不过是能提供睡觉的地方。
一大堆的难民开始聚拢,排起了长龙,每张桌子前五个和尚负责分放食物。
大木桶里装的是清粥。
一个人一碗清粥,两个馒头。
木度需要指挥现场,避免骚乱插队。
“哎,您拿好。”
“谢谢,谢谢。”
陌宛任务是拿馒头。顶着太阳拿两个馒头交到难民手中,反复动作。
“好感度+5,目前好感度30”
陌宛的礼貌待人还有辛苦赢得了好感度的增加,出家人还是以慈悲为怀。
出发的时候是早晨,行程到山下用一个时辰,粥和馒头发放完已是午时,大家准备收拾回寺。
陌宛看着吃着食物的难民,难民越来越多,世道开始变得乱了,男主快要上山了。
时间已过去二年,现在是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夏天,一年的时间。
把目光转向方丈,方丈眉头微蹙,眼神放空,脑里好像想的是另一件事,而不是眼前的难民,是因何事困虑呢,很快就知道答案了。
陌宛决定找木度谈谈。
来找木度的时候,已是天黑。
清冷的月光投射到殿前,星星借着月光眨巴着眼偷窥。
木度,在金佛前,长明灯下,敲着木鱼,黑红唇瓣一张一合,传出一段梵音。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