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采访
又是新的一天,又是新的失败,如果不是失败的次数足够多,或许潘教授早就崩溃了。
往日整齐洁白的实验室,现在依然洁白,只是不再整齐。桌子上随意的放着一本又一本摊开的书,每一个本书的每一页都密密麻麻,记载着潘教授无数次实验的无数次结果,其中还包括潘教授五年前的实验数据。
按理说,五年前的实验数据没有任何意义,那只是一堆无效的,失败的数据,对接下来的实验不会起到任何帮助。不过最近潘教授的实验来到关键节点,他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支撑他继续实验,导致他有点魔怔了,居然把多年前的实验数据都翻出来。
不出所料,今天早上的实验,又失败了。虽说科研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探寻胜利的曙光,不过失败的次数多了,难免会沮丧,沮丧的久了,会麻木,也会累。
潘教授现在便是累了,他无精打采地坐在墙角,双眸无神地看着天花板,脑袋里一片空白,他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虽说这段时间实验进展大有突破,隐隐有见到最后“真理”的迹象,但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让他怀疑那只是自己的妄想。
还有另外一层原因,潘教授估计是全国仅剩的一名研究“特殊生物材料学”的教授了。几十年前科学家李一利用特殊生物材料学发明出换脸技术,把特殊生物材料学捧上神坛,这是特殊生物材料学的荣誉,同时也是特殊生物材料学的坟墓。
因为神坛上的任何事物,都该是最好的,容不得一点玷污,业界普遍认为特殊生物材料学已经走到尽头,没有继续钻研下去的必要,神坛之上已是最高,再钻研难道还能再高?
唯有潘教授日复日年复年的继续研究特殊生物材料学。
他明明看到了曙光,为什么就摸不到呢?
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那条正确的康庄大道,他为什么迟迟找不到。
潘教授使劲揉自己的脸,揉完脸使劲的扒头发,最后把头发捣乱成鸟窝似的蓬乱,他才肯放过自己。
其实他很清楚,刚才的抱怨都是毫无意义的情绪宣泄,因为科研的过程一定有失败,也许充满了失败,甚至整条路上都是失败,科学家要做的在失败寻找胜利,
所以啊,抱怨完了,下午还是得继续实验。
现在是中午十二点,潘教授站起来,花费一点时间把实验室整理干净,然后准备回教职工宿舍睡一觉,让大脑好好的休息。
走出实验室,下楼,来到实验楼的铁门前。由于放假,管理实验楼的大爷也回家了,所以锁铁门的工作就落到潘教授头上。潘教授打开铁门,走出来然后重新锁上,忽然间他听到身后传来既密集又噪耳的脚步声,他猛地转身望去,立刻就被吓的整个人贴在铁门上。
他看到数不清的摄像机镜头和麦克风怼在他面前,圆不溜丢的镜头和椭圆的麦克风像是大炮以及发射出来的炮弹,让潘教授突然感觉自己像是战场上的战士,正面对着敌人天雷般的攻击。
镜头和麦克风后面躁动的记者们却是不像战士,反而像是土匪,仿佛下一秒潘教授就会被他们淹没,被他们扒光衣服,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包括内脏等等,都会被抢掠瓜分。
发生了什么事?
这是潘教授脑袋里唯一的疑问。
忽然间,一个带着黑框方型眼镜,顶着一张容易让人产生亲切感的脸皮的男子,他突然朝潘教授迈出一步,同时手里的麦克风竖立在潘教授嘴巴前面。
“请问您是潘教授吗?”
哇,那么直接?
因为早上耗脑严重的缘故,潘教授被对方脸皮所迷惑,警惕心大减,迷迷糊糊说:“对,我是潘教授。”
话说出口,潘教授回过神,脸色慌张了一瞬,旋即他警惕地看着面前男子,又看向其他人,大声喝道:“你是谁,你又是怎么认识我!还有你们,你们围在实验楼想做什么!你们知不知道这里是大学!”
按照潘教授多年为人师表的经验,刚才的“素质四连”足以让其他人心生畏惧,稍微收敛动作,毕竟他的学生都是这般反应。
但他预料错了,面前这群人不是学生。
而是记者……
听到潘教授的话后,记者们已经确定此人就是潘教授,摄像师们此刻仿若心有灵犀,不约而同地按下快门,顿时“咔嚓”的声音接连不断响起,闪光灯连续闪烁,闪的潘教授睁不开眼。
本来潘教授心情已经烦燥,想回宿舍睡觉休息又莫名其妙遇到这档事,胸膛里不自觉的冒起怒火,他张开嘴刚要发火骂人,谁知道那些举着麦克风的记者们攻城掠地般抢了他的风头。
“你真的是潘教授吗?”
“你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你是潘教授吗?”
“你是发明出新型换脸技术的潘教授吗?”
“潘教授,请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
潘教授好几次想开口说话,但是都被记者们打断,满肚子话只好硬生生咽回去,刚刚熊熊燃起的怒火,也悄悄熄灭了。
面对着漫天而来的“问题”,潘教授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他无可奈何,只好拿出手机,打开身份app,调出自己的电子身份证给大家看。
“别问啦别问啦,一人少一句,听得我心烦。
“快看快看,这是我的电子身份证,我就是潘教授,现在你们能告诉我发生什么事了吗!”
话刚说完,并没有人回答潘教授的问题,摄像师们用按下快门作为回应,闪光灯再次闪烁,把潘教授的电子身份证拍下来,而且构图极好,把潘教授以及手机的画面拍在一起。
拍完了,轮到记者们出场。
又是那位戴着黑框方型眼镜的男记者:“你好潘教授,为了确保没有认错人,请问您是发明出新型换脸技术的潘教授吗?请问知因大学里还有其他潘教授吗?”
“什么乱七八糟的,新型换脸技术?这是什么东西,我不知道!知因大学里也没有其他潘教授,你们找错人了,去其他地方找吧。”
潘教授听的满头雾水,他想把记者打发走,不过他突然一愣,伸手抓住男记者的手臂,神情认真起来。
“你刚才说‘新型换脸技术’?什么新型换脸技术,这是怎么回事?”
不怕你不答,就怕你没有反应,只要你有反应,就意味着你可以被攻陷。
潘教授的动作自然落到周围其他记者的眼里,在短短的一瞬间,无数念头在记者大脑里出现。念头消失,不少记者蠢蠢欲动,就连被潘教授抓住手臂的男记者也都蠢蠢欲动。
反应最快的是李晴鑫,她本来不是在第一排,但她最先有动作,比其他人都快,哪怕只快不到一秒钟。她挤到第一排,话筒险些伸进潘教授的嘴巴里,她大声地问。
“你好,我是星光娱乐的记者李晴鑫。近日网络上有多家媒体报答,据说是有业内人士爆料,说您发明出了新型换脸技术,新型换脸技术比现在的换脸技术更加方便快捷,请问真的是这样吗?”
潘教授看着李晴鑫,后知后觉地嘀咕:“我?我发明了新型换脸技术?这事怎么我不知道?”
这么多话筒在嘴巴前面,就算是小声嘀咕,效果跟演讲时差不多的。记者们听得一清二楚,李晴鑫眼前一亮,问:“潘教授,您的意思是网上的报道都是假的吗?”
潘教授苦笑道:“别的我不知道,但如果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那我自己肯定知道啊,什么新型换脸技术……”,他摆摆手,“没这回事!”
李晴鑫觉得现在自己的思路非常清晰,她总能在其他记者提问之前,抢先问出自己的问题。
“潘教授,由于网络上的报道相对详细,我能问一些关于您的问题吗?”
潘教授想了想,点头:“可以。”
李晴鑫:“请问你的研究内容,或是研究方向,是什么?”
虽然没有对别人说过,但事关专业,潘教授如实回答:“特殊生物材料学。”
李晴鑫:“您能向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特殊生物材料学吗?”
潘教授犹豫了一会,现代已经很少有人研究特殊生物材料学,而且面前的人都是记者,他不可能从学术角度进行介绍,最后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大家科普特殊生物材料学。
“嗯……大家这么理解吧,科学家李一,他就是特殊生物材料学的专家。”
此话一出,记者们纷纷骚动几秒钟,接下来抢先提出问题的是之前的男记者。
“潘教授,网络报道里关于您的消息,把你形容为科学家李一的接班人,因为您和科学家李一的研究方向是一致的,这点您怎么看?”
潘教授想了想,说道:“我非常感谢大家这么抬举我,真的……”
接下来提问的又是另一个记者了。
“据报道称,您的研究有突破性进展,对吗?”
潘教授不由得回忆今天早晨的实验,苦笑几声,“算是吧,其实我很好奇你们从哪里知道这些消息,我记得我从未对别人说过。”
别说潘教授不知道了,在场所有记者也都不知道,他们就像是编剧手里的角色,乖乖诠释着早已写下的剧情。
李晴鑫没好气地瞥了眼刚才提问的记者,刚才提问的是什么垃圾问题,一点也不专业,拖泥带水。她抓紧几乎,抢着问道:“潘教授,您能向我们介绍你一下,您的实验成果吗,如果暂无成果,能否透露您的计划。”
潘教授看了几眼李晴鑫,琢磨几秒钟后,他说。
“目前实验还没有结果,我很感谢你们对我的实验的关心,但不怕你们取笑,虽然说前段时间我的实验有很大进展,但在最近又陷入泥潭里。
“另外我的实验没有计划性结果,因为我是按照当年科学家李一留下来的研究资料,摸索方向继续研究下去,我相信最后会有结果,如果我有幸得到结果,到时候我一定跟大家分享。”
李晴鑫微微蹙眉,从潘教授刚才的回答里,她捕抓到一个很微妙的信息:“潘教授,所以您的意思是……科学家李一并没有完成他当年的研究,现在的换脸技术,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吗?”
“当然不是。”
潘教授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举个例子帮助你们理解,科学的道路上上会有各式各样的风景,现在的换脸技术就是路边的风景,但不是这条路的终点。我可以拿出数据证明科学家李一没有走到终点,但他从路边看到了‘换脸技术’的风景。”
李晴鑫没有问下去,她需要一点时间消化潘教授说的内容。
其他记者蜂拥而上,一位都市报的记者突然问。
“潘教授,您现在就开始颠覆科学家李一的成果,是不是意味着您已经准备好取代科学家李一发明出来的换脸技术。”
潘教授厌恶地皱起眉头,幸好他已经回过神来,思维很清晰。
“当然不是,我相信现在以及未来,都不会有人可以取代科学家李一,科学家李一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也是我的偶像。
“其次,我没有尝试颠覆科学家李一的成果,而且我现在连成果都没有,谈何颠覆?
“最后,我是科学家,科学家用成果说话,谢谢。”
其他记者接着提问,问题五花八门,有点偏娱乐,有的偏科学。潘教授也都侃侃而答,从容自信。
抓到提问的空袭,李晴鑫突然跳出来,问出一个问题。
“潘教授,您能告诉我们您的实验成果会跟哪方面有关吗,我的意思是……您认为你的实验成果,会是什么?”
这个问题潘教授想都不用想,之前邱强已经问过他这个问题里,他直接问答。
“估计……仅仅是估计,我的实验成果应该和换脸技术有关,或许是革新版的换脸技术,你们也可以称之为新型换脸技术。”
话说出口,记者们纷纷愣了。
潘教授一时半会没有反应过来,但他很快就回过神来。
然后他也愣了。
新型换脸技术……怎么听起来那么耳熟?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