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王是圣母

下载APP

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王是圣母

  姬延已经笑到合不拢嘴,直接令银矿仍是开半工,只是将剩下的一半矿工,都转去修建新城。

    

    “再让王景那里给孤在新城里建造宫殿吧!”

    

    原本宫殿这事是不急的,现在的宫殿尚还够用,而且要修建宫殿,又要占去百姓的田地。

    

    只是没有办法,阴姬的肚子可是不等人啊!

    

    吴理本来还要阻止一二,想想八十万石的粮米,什么话也都没有了。

    

    身为户部尚书出身,吴理倒是知道钱粮不可在朝廷手里积累太多。

    

    国富是好事,民富亦是同样的重要。

    

    “只是大王,据县的两处米粮要如何的调拔、转运?”

    

    不止这样,那些米粮还有细分,比如陈粟新粟,哪一年的陈粟作什么用处,该要转运到哪里,由哪里出人力转运,是补缺?还是新增?如此等等,其中事项是繁琐无比的。

    

    姬延头疼。

    

    粮草多了果然也是害人啊!

    

    旧粮不可久不食用,可先将旧粮拿去给军营这样重要的地方,当然也是不行的。

    

    “这些事就由爱卿处置最好,孤甚为放心!”

    

    当当当,这样多轻松,事情不做还有昏庸点拿。

    

    吴理当然是办法的。

    

    不就是旧粮新粮吗?先掺上一半再说。

    

    还有军中的马匹,越冬之时也是要食用粟米的,有陈粟当然是用陈粟的,实在有些太陈的粟米,可以放入到市场上去,去别国以陈粮换新粮,以数量换质量,这个也很容易做到,现在最缺少粮食的魏赵两国必然是愿意的,如此等等,吴理说了一大段。

    

    姬延听得又快要头痛。

    

    这其中各种弯弯绕绕,真是太过麻烦,不都是粮食么?

    

    “爱卿所言甚好!”

    

    吴理心里翻了一个白眼。

    

    这些话大王听进去多少,他还是有一点数的。

    

    “大王圣明,老臣这就去处置!”事情还是挺多的,吴理要给户部尚书耳提面命一番。

    

    “等等!”

    

    姬延猛然想起一事,“丞相大人说,马匹越冬是吃粟米的?”

    

    吴理有些懵逼的点点头。

    

    不知粟米难道等着饿死?

    

    春天里再和草场一起复苏?

    

    姬延淡淡一笑。

    

    吴理当然不知道青贮法,这可是十八世纪的发明。

    

    不过现在和吴理解释,一时也是说不清楚的,这事可以交给农科院去办,也可以借此提高农科院的地位。

    

    倒是吴理顺便也说了另外一事。

    

    就是如何处置季家,或者说事情要不要一路查到陈侯身上。

    

    和姬延一样,先前吴理也被八十万石的米粮亮瞎了眼,倒是把这重要事情也差一点忘记。

    

    听吴理这么一说,姬延也有些犯难起来。

    

    季宁等人只是奉命而为,根子还在陈侯身上。

    

    只是这一任的陈侯也不是始作俑者,陈湣公罪在知情不报,没有向大周朝完全投诚。

    

    也就是说,心里还是有想法的。

    

    就算是没有想法,也不乐意把自己的祖业拿出来便宜了姬延。

    

    “爱卿以为当是如何?”姬延想着先听听吴理的意见也好。

    

    吴理略一沉吟,“陈侯无君臣之义,可诛!”

    

    吴理考虑到的是杀鸡儆猴,现在不只是陈湣公,还是蔡侯、道侯、唐侯等等,十几家诸侯都被收在然城以西,这些诸侯以及各自的血脉后辈合计起来人数竟有上千人之多。

    

    若是不严惩陈湣公,类似的事情只怕要层出不穷。

    

    姬延默然。

    

    上一世,秦王统一六合之后,才多少年?

    

    那些冒出来的楚王、赵王、齐王等等,甚至给后面的刘邦也造成极大的麻烦,以致刘邦不得不动用各种手段来扑灭各方势力。

    

    秦王没有能够做到的,姬延自问未必可以。

    

    虽然民心在他,但真正去谋逆的,实际上是各诸侯国的贵族。

    

    所谓的农民军只是这些贵族的炮灰。

    

    姬延轻轻一叹,“孤只有一个问题。杀陈湣公,可还有诸侯愿降乎?”

    

    知道自己必死无疑,除了死战到底还能怎么办?

    

    吴理一时也为难起来。

    

    到底他只是户部尚书提升到内阁里,眼光还是差了万古流一截的。

    

    哪怕只差了一线,在这样的重要问题上就差了太多。

    

    杀与不杀,关乎大周朝对过往封侯的一个态度。

    

    无论找出什么的理由,陈湣公被大周朝诛杀却是事实。

    

    吴理犹豫再三,“大王的意思,先将此事调查清楚?”

    

    姬延缓缓摇头。

    

    事情没有这样简单。

    

    调查清楚又如何?最后还是要决定是杀是留。

    

    能不杀,当然是好的。

    

    可留下来,这也是祸根一处,谁也不知道这些被夺国的诸侯会在什么时候反咬大周朝一口。

    

    姬延的目光落到面前的大周诰律上。

    

    若是陈湣公这些废侯,明显触犯了大周律,这事情当然就好办了。

    

    可要让他们做出怎样的事情,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姬延的目光又转到牛家山的奏折上面。

    

    眼前突然一亮。

    

    一番推衍之下,姬延再度开口,“诸侯都是大周朝所出,虽有过失,罪不至死。何况诸侯大部分也是姬姓,同为周武之后。孤,深为感之。”

    

    吴理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什么情况?

    

    大王要做圣母?感念天下?

    

    却听姬延又道:“孤以天下万民为本,不争万民之食,不夺万民之衣。陈湣公此举,孤深为恨之。将牛家山的奏折抄写两千份,广传天下。其中八百份,交由然城的那些诸侯,令他们好生细读,方不负姬姓之名,不负大周朝厚待诸侯之意。”

    

    真是这样?

    

    吴理彻底的懵逼。

    

    什么时候大王变成好人?

    

    只是大王已经开了口,吴理也不敢再多语,只道:“大王圣明!”

    

    跟着便是告辞而去。

    

    吴理的表情变化,姬延都看在眼里。

    

    却没有必要多做解释,好戏要慢慢的出来那才有意思,他还不相信了,八百诸侯里面就没有一个有脑子的。

    

    处理完据县之事,姬延心情大好。

    

    得了八十万石米粮可是实在的大好处。

    

    只要民心还在大周朝,这些封侯也翻不起太大的浪花,不过是一些麻烦事而已。

    

    就在传旨去青月宫之际,李立匆匆来求见。

    

    “传他进来吧!”姬延示意。

    

    李立很快入殿拜见。

    

    “大王,中山国人在洛邑里的眼线,都已经按大王的旨意擒拿下来,合计有一百一十二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