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朝中有妖风

下载APP

第二百九十六章 朝中有妖风

  很快,李立被召来乾坤宫。

    

    礼毕,姬延随手就将这些奏折传给李立。

    

    “看看,朝廷中到底是有什么风气,还是有人恶意点火?”

    

    一听姬延这话,李立的脸色越发严肃起来。

    

    一字一句,认真看完了这些奏折,特别是最后的落款,更是仔仔细细。

    

    这个时候,只要他说错了一个字,也许就有无数的人头落地。

    

    “大王,以臣下看来,只是一个凑巧罢了!”李立深思熟虑过后,方才道出。

    

    姬延轻哦了一声。

    

    没事当然是最好。

    

    李立带着一丝苦笑,“真要责怪,只能说是大王太过圣明。”

    

    姬延忍不住哈哈一笑,“你这位李大人,竟然也学会了拍马屁!”

    

    的确,李立在姬延的印象里,就是一个会办差之人。

    

    李立连道不敢,方才大着胆子道:“大王您想想。现在大周朝如此气象,又是托了谁的圣明?若非大王如此能力,怎能既大厦于不倒?”

    

    姬延轻轻点头,“说下去,孤喜欢听!”

    

    这一下,李立也轻松了一些,“既然大王如此圣明,那臣子也得要有些表现才是,如若不然,如何入得了大王的圣眼?”

    

    “论办事办差,谁也比不得两位丞相大人,那除了办事,余下众臣能够想得到的法子也就不多了。”

    

    拍马屁容易,可要拍一个圣君的马屁,明显就是一个技术活。

    

    姬延深以为然。

    

    没错,孤当然就是圣君啊!

    

    这么一想,一切也都对上了号。

    

    怎样才能显得这些大臣有能力有操守,自然是借用人家的脑袋来证明。

    

    打击这些突然冒出来的说书人,当然是不会有风险的。

    

    去到酒楼里说书,会是有家底和背景的人物?

    

    “果然人心难测啊!”姬延起身叹道。

    

    想了想,还是去年那时当昏君爽,看谁不爽就砍了他丫的。

    

    要解释?不存在的,最后的解释权在孤的手中。

    

    当一代明君,孤真的好难。

    

    李立沉吟了一下,又指着最上面的那份奏折,“这个陆建,倒是有些可疑之处。臣的手下,在办另一件事的时候,发现他与鲁王的人有过联系。只是那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过。”

    

    也就是说,怀疑是有的,接下来李立也有派人持续的监视,却并没有什么实证。

    

    姬延眼一眯,“那这奏折上的其余之人如何?”

    

    前后二十多名朝官,李立都有印象。

    

    绝大部分李立并不是有刻意去监视,只是因为种种缘故而已。

    

    比如那些诸侯国派在洛邑里的使臣,李立都得要监视的,一旦与周朝的人有联系,那这个人马上也会列入到监视的名单之中。

    

    李立也将这些官员的情况一一报说给了姬延。

    

    最多就只是怀疑而已,若是真有什么证据,这事早就报到姬延这里来。

    

    倒是两个布衣,姬延没想到李立也都有监视。

    

    一个名叫袁风,商贾,燕国人,以贩运马匹和铁器为主,也兼米粮。

    

    “此人极为的富有,据陈四海说,可能不比他差。”

    

    李立最后说道。

    

    这让姬延越发的惊讶。

    

    四海金号的后台就是孤啊!怎么可能还比不得这个小小的商贩更加富有?

    

    很快,惊讶变成了怀疑。

    

    若说袁风的身后还没有大背景,姬延是当然的不会相信。

    

    甚至是燕王都有可能。

    

    无它,就算是大商贾,要能贩运这三样,那能力何只是用非同一般来形容。

    

    “至于这个万清……”李立有些迟疑起来。

    

    姬延心里一动,随口接道:“丞相府!”

    

    李立赶紧垂首。

    

    真是?

    

    姬延目光一冷。

    

    乾坤殿内的气温都似低了下来,半晌,姬延才又道:“可有别的证据?”

    

    李立额上汗出,“并没有。”

    

    涉及到当朝丞相这样的高官,李立一个字也不敢多说。

    

    姬延心思百转。

    

    怀疑自己的丞相,这事非同小可。

    

    可若是不让李立去查上一查,姬延心里也难以平静。

    

    思绪良久,姬延才淡淡道:“先下去做事吧!”

    

    李立应了一声,行礼退去。

    

    李立离开以后,姬延又再看后面的奏折,好像先前李立就不曾来过。

    

    项羽上奏折请示,在具石县抄没的米粮如何运回大周朝,是请当地的车马商贩,还是由霸王军押送,具石县又要留驻多少人手等等,这些都要一一的请示。

    

    此次霸王军等于是孤军入境,虽然让郑侯一时胆寒,却难保接下来郑国会有什么针对。

    

    吃过上次的大亏,项羽明显对大周朝尊重了许多。

    

    具石县抄收到的米粮也有三十多万石,虽然不及据县那一处,也是一处极大的粮仓,而且还有一个金银窖,这可是一大块的肉,绝对不能让与旁人。

    

    只是要尽数运回也是极为费工之事。

    

    别的不说,现在据县的两处粮仓,就足够洛邑用上数年。

    

    思虑一番,姬延决定把项羽就留在具石县。

    

    没错,就放在郑侯的眼皮子底下。

    

    这个具石县的位置,姬延专门查看过郑国地图。

    

    与鲁国、原来的宋国、陈地这三处都不远,都在几十里地,百多里地的样子,距离郑国的都城郑城更只有一百多里地。

    

    占据了这里,霸王军可以有效的震慑东南方向和淮河一带。

    

    至于郑侯乐不乐意,他有反对的本钱?

    

    一念至此,姬延令吴典下旨,霸王军将手里的人犯,皆交由道郡,一经接手,全军就地驻守具石县。

    

    至于具石县的米粮和金银财物,由霸王军分队慢慢运回,却再不横穿大半个郑国去道郡,而是送到陈地。

    

    这些米粮到了陈地,再依次转运下一批米粮钱财。

    

    当然,霸王军自己所用的军资也要留足。

    

    处理完霸王军,姬延决定重新恢复洛邑新城的建设,也不用再将王景找来,只下了一道王旨就是。

    

    洛邑城外的银矿,仍是开一半的工,姬延估计这样的开工率已经足够保证大周朝的用银。太多的银锭在市面上流通并不是一件好事。

    

    还有一项也就比较重要的,就是将各处的军营再重新改制一番。

    

    南城军的人数已经到了一万八千人。

    

    这个数字对于大周朝来说已经有些多了。

    

    洛北两郡的南城军本来是防止魏国从三水关方向南下的。但现在看来,有三水关之险,再保持着一支一万人的大军,已经足够。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