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衍圣公朝见!
没过多久,在运河上便悄然出现了一条行船。
行船之上的护卫彰显了行船主人身份的不凡,驶出运河的第一站,便是通州。
所谓通州者,南北各一,正所谓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南通与大都通县分别为大运河的起止点。不
过运河在驶出运河之后,行船也没有在通县靠岸,相反则是在水师艨艟的接引下,径自由秦淮河驶入金陵。
只因为船上之人,正是大明敕封的第一位衍圣公,也是孔仲尼第五十四代孙,孔希学。
其实这两代的衍圣公并非其余孔家人那般自幼锦衣玉食。
尤其是孔希学之父,孔思晦。
起初之时,孔思晦并非元廷钦定的衍圣公,宋金几朝对孔家赏赐颇丰,家中不缺钱,甚至爵位都不在乎让也便让了。
但是蒙元可就没那么好的脾气了。
在忽必烈死后,后世之君不仅对孔家没有那么优渥。
甚至还收回了不少孔家的祭田。
原本衣食无忧的孔家瞬间从天堂掉了下来。
连孔思晦年幼之时,都要自己耕田养活自己,返璞归真了属于是。
孔家人也难免争夺起了爵位。
眼看着家丑越闹越大。
直至最终,孔氏族人最终商议决定,将最根红苗正但已经沦落到自耕农的孔思晦扶上了衍圣公的位置。
而当时已然长大成人的孔希学自然也没少受到影响。
在史书也留下了一句文词欠雅的评价。
以当时孔家的地位,孔希学的身份。
能被评上一个文词欠雅,可想而知,孔希学说话应该确实是欠雅了亿点点,起码是有一点含娘量的。
当洪武元年,朱元璋第一次见到孔希学时,在惊讶之余,心中可能也油然而生了一股惺惺相惜的感觉。
巧了。
你家里是种地的。
咱家也是种地的!
那咱俩以后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了!
兴奋的朱元璋甚至都没有问前元宋金之时,孔家是什么待遇。
直接降旨,加一档!
宋金元三朝是怎么对孔家的,大明以此为基础直接提高一档!
虽然孔希学每年都在极力的隐藏自己的“才学”。
坐着船大摇大摆的孔希学端着酒杯眉头紧蹙的盯着远处的繁华的秦淮河。
心中却着实的不是滋味。
翻开孔家族谱,几乎历代衍圣公,都会写上那么一两本书著书立说。
只有自己跟自己老爹,是一本书都没写过。
别人抬举自己,说自己是好学。
但是孔希学自己能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吗?
前元时,元顺帝曾经数次授官于孔希学,孔希学时一次都没有去就任,这倒是没有牵扯到什么大义的事情。
压根就没到需要牵扯大义的地步。
主要是孔希学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
朱元璋召孔希学来朝时,孔希学也是称病不朝。
只不过朱元璋没有元顺帝那么好糊弄,最后孔希学还是被人友好的“请”到了金陵,接受了大明的册封。
这每年一次的朝见,早就被孔希学给当成了渡劫。
每次入朝,孔希学只能在见朱元璋之前,悄悄的把李善长、刘伯温等人依次拜访一遍。
旁敲侧击的问一下朝中的风向,而后才敢入朝面圣。
良久之后。
一个小厮在房间外轻声道
“老爷,到了。”
孔希学深吸了一口气。
终究还是到了!
这已经是孔希学第十次来京城觐见朱元璋了。
也大概摸清楚了朝中的套路。
为了不让李善长跟刘伯温这些人看穿自己的底细,孔希学每次拜访也都严谨的遵循少说多问,多看多听的态度,凡事就是啊对对对。
起码能让人摸不到自己的底细。
不到半个时辰之后。
在韩国公府的后院,悄然出现了一个身穿儒衫的人正端坐在韩国公李善长的面前。
只不过李善长明显对眼前的这个人不怎么感冒。
“敢问韩国公,最近朝中可有变数?”
说罢,孔希学便聚精会神的看向了李善长。
等待着从李善长的嘴里听到什么自己能够用上的东西。
李善长端起茶杯一本正经的咂舌道
“老朽也不知道......”
孔希学险些一口老血吐出来,本能的便想来上一波口腔体操。
怎奈何这里不是孔府。
最终孔希学只能将到嘴边的优美语言给咽了下去。
原因无他。
李善长也不是傻子,李琪已经入钟山学堂学习很久了。
秦湛讲的课,李善长也知道些大致内容。
连朱元璋都已经看开了,更何况是自己呢?
至于孔家。
只要大明的下一任天子是朱元璋五嫡子中的一个,孔家就定然会被废黜。
在李善长的心里,孔家已非昨日之孔家。
现在的李善长只想离孔家远一点。
提点你?
做梦!
至于刘伯温那边。
看的就更干脆了。
别说是秦湛了,就是没秦湛的时候,刘伯温就已经看穿了孔希学的肚子里没多少真才实学,平日里寡言少语也不过就是怕漏了馅罢了。
(的李赵)今年有了秦湛之后。
孔希学直接吃了一个闭门羹。
诚意伯府的家丁直接告诉孔希学,依照礼制,衍圣公应该先去见朱元璋。
刘伯温不敢在天子之前见衍圣公。
直接将孔希学给堵在了门外!
这下孔希学慌了。
这只过了一年的时间。
京城的人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人心不古啊!
莫不是自己先前已经露馅了?
就是露馅了,那自己高低也是大明朝廷正经册封的衍圣公啊!
你们怎么能这么对我啊!
最终,孔希学终究是想起了吕本。
吕家当年都没有瞧不起自己的老爹义。
现如今应当也不会瞧不起自己。
想到这里,孔希学几乎毫不犹豫的便朝着吕家的方向走去.
看《支教大明》最新更新章节上9x.com 分享越多,更新越快。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