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够了吗?!够了!

下载APP

237,够了吗?!够了!

    

     所谓户部,就是跟钱打交道的衙门。

      

      朱标刚一说完,茹太素便意识到了这项政策一旦得以成功落地,对于大明来说意味着的将是什么!还没等茹太素这些文官们回过神来。

      

      朱元璋便在一旁咂舌道

      

      “对了,标儿,秦先生还说啥来着?”

      

      朱标赶忙答道:“禀父皇,是铸币税。”

      

      茹太素一头雾水的看着朱标。

      

      “殿下,何为铸币税?”

      

      朱标转过身来,看着茹太素笑道

      

      ”一旦这些番邦用了我大明的宝钞,这东西,想印多少,不就全都在户部手里决定了吗?”“当然了,不能印太多,但是经年累月的少印一点,总可以吧?”

      

      “我们拿出去的是纸,但是那些商人们带回来的,可是实打实的粮食、矿石!”

      

      朱标短短几句话,登时便让茹太素的脸颊僵硬起来。

      

      嘶!

      

      这也太缺德了啊!

      

      但偏偏还就是无解!

      

      那些小国不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

      

      他们都不会是大明的对手。

      

      大明又不是说要废了他们的国君,如果说为了这么一点“小事”跟大明开战。

      

      他们朝中的那些士大夫,也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

      

      在远处的夏原吉等人也是越听眼睛越亮。

      

      让他们激动的是。

      

      告诉朱元璋这个法子的人,就是那日殿试给他们讲课的那个“秦先生”!

      

      单单凭借那一堂课,还有这个“宝钞”他们就能看出来,这位“秦先生”定然是媲美鬼谷先生的存在!

      

      能听这样的人上一节课,绝对算得上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但最让他们激动的仍旧是,这些话,无疑从侧面印证了秦先生的才学。

      

      “秦先生”说的那些话,极有可能是真的!

      

      他们真的可以去做跟孔圣人一样的事业!

      

      朱标笑盈盈的看着茹太素问道

      

      “茹老部堂,这样一来,户部的钱可够了﹒~?”

      

      茹太素当即便答道

      

      “够了!够了!”开玩笑。

      

      这还能不够吗?

      

      依托大明宝钞拉起来的这套体制,你老朱要是还要点脸,就少印点。

      

      但要是真的到了关口上。

      

      你就是敞开了印,直接把大明边上这几个番邦吸干了。

      

      他们又能如何?

      

      实在不行他们就起兵呗。

      

      而且等到那个时候,他们面对的可就不是被强行征调过来的明军了。

      

      那个时候的明军,可是真真切切的都是为了自己荷包里的身家性命在作战。

      

      他们那点兵马能还手都算他们体格好,抗揍!

      

      而这一切,都只不过是为了告诉这帮文官们,大明三年规划的可行性。

      

      起码不至于让他们绝望然后摆烂,到时候受苦的还是大明的百姓。

      

      很快,朝会正式拉开帷幕。

      

      六部几乎全都拟定了各自的三年目标。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户部跟工部。

      

      这两部的目标成败,关系到大明第一个三年计划的成功与否。

      

      同样,这两部的工作量也几乎最为庞大的。

      

      原本户部就有十三个清吏司分管十三省财赋。

      

      仅仅通过今日朝会,朱无璋就在户部增设了户部商税清吏司、户部田亩清吏司、户部典钞清吏司三个清吏司。

      

      这三个清吏司的主官皆由新科进士拔擢。

      

      除此之外,工部原本有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

      

      朱元璋于工部增设司船、司工、料估、稽核四清吏司

      

      仅仅工部司船清吏司,就需要将大明宝船的年产能提升到年五条的产能上来。

      

      一些相对已经成熟的海船,甚至还标注了三年内,造船成本要降低多少,而且特别注明是要保质还要保量的下降。

      

      直到今日朝会散去之时。

      

      满朝文武都意识到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他们像以往一样混吃等死的日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

      

      以前的时候,虽然也是早朝没人敢耽误,上朝的时候提心吊胆的。

      

      但是那会散了朝,也就没什么事了阿!

      

      虽然一年就放两天假。

      

      但也顶多就是有大天灾的时候,衙门里忙一点。

      

      平时的时候就是在衙门里商量一下哪个坊市又开了新的酒楼。

      

      谁家又娶了个十六岁的小妾。

      

      厚着脸皮抢点新下来的茶叶。

      

      再看看现在!

      

      朱元璋都恨不得把他们每天要达成的目标给计划出来了!

      

      摸鱼?

      

      摸锤子摸!

      

      这要是被都察院检查到计划未达成。

      

      那就等着老朱亲切的用棍子亲切的摸你吧!

      

      散朝之后的朱元璋,面色依旧凝重。

      

      朱标显然是察觉到了朱元璋情况的不对劲儿。

      

      回到乾清宫后,朱元璋望着面前硕大的《大明堪舆全图》出神良久,别人叫也不答应。

      

      朱棣等人不敢触朱元璋的霉头,这才陆续离去。

      

      待弟弟们都离开之后,朱标这才看着朱元璋问道

      

      ”爹,您是在想五军都督府的事吧?”

      

      朱元璋长叹了口气。

      

      朝廷六部所有的规划都基本已经定了个七七八八了。

      

      唯独只有五军都督府。

      

      只定下了三年内攻克金山,生擒纳哈出的目标。

      

      这个规划。

      

      其实就等于没定。

      

      原本大明就是要在三年内拿下金山的(得诺的)。

      

      此时的五军都督府,还不是后世那个被兵部当软柿子捏的五军都督府。

      

      那是明军里面实打实的实权部门。

      

      现在大明的兵部,也就是一个管后勤的。

      

      除了负责给五军都督府的这些骄兵悍将送粮草之外。

      

      对于军队里的事情,一点水都泼不进去。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满朝都开始了变法。

      

      岂能跳过五军都督府?

      

      但五军都督府里,可都是这么多年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们。

      

      以前的时候,有胡惟庸在上面挡着。

      

      朱元璋的注意力很少落在这些淮西勋贵们的身上甘。

      

      但是当胡惟庸这帮文官退去之后。

      

      朱元璋却发现。

      

      自己的这些老兄弟们,似乎也成了自己变法越不过去的一道坎儿。。

    看《支教大明》最新更新章节上9x.com 分享越多,更新越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