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高丽宝钞!
会庆殿上。
王禑跟李仁任两人均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月产精钢几万石!
整个高丽才不过多少精钢啊!
王偶狠狠的咽了一大口口水。
“李卿,即刻起草国书,孤要给陛下写亲笔信,只要能够让我高丽有此等利器,那些东西我高丽都可以不在乎!”
李仁任几乎毫不犹豫的便跪倒在地道
“臣领命!”
至于大明会拒绝赐下这个生产技术的要求,其实王氏君臣压根就没考虑过这个可能。
因为对于先进的技术,中原可从来没有吝啬过!
这其中固然是因为所谓的“天朝上国”在作票
其实更重要的是,中原的君臣们认为,这些番邦即便是真的要作乱,那也不“一五三”是为了推翻自己的统治。
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因为遭遇了天灾。
百姓活不下去了。
他们不得不纵兵劫掠。
因此中原王朝其实很乐意帮着番邦给番邦提供一些先进一点的生产技术,只要他们的百姓吃饱了,就不会饿急眼给中原王朝添麻烦。
两国各守太平,也算是可以度日。
另外一点便是因为,中原王朝并不是一个所谓的国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都是天子的,因此在封建帝王的眼里,自己不仅仅是中原万民的天子。
更是那些海外夷狄的天子。
只不过是亲疏有别罢了。
即便是那些百姓压根就不知道皇帝是个什么东西。
而那商贾则是一脸兴奋的看着王禑说道
“王上,其实也不必如此。”
“草民观大明百姓,之所以用宝钞,无外乎因为携带方便。”
“我高丽亦可发行我高丽宝钞,以备国用啊!”
王禑登时便愣在了原地。
对啊!
你大明只说了只有粮食才必须用大明的宝钞!
你们的商贾不是钻空子,低价买我们的东西吗?
那我们也发行自己的宝钞。
而且就跟你反着来。
除了粮食之外,所有货物均需用高丽宝钞交易。
大明宝钞在高丽只能买粮食不就完了?王禑激动的看着身旁的李仁任问道
“李卿,你意下如何?”
李仁任的眉头微皱,长叹了口气道
“王上,我高丽已然有不少的百姓跟大明兑换了大量大明宝钞了,咱们再发高丽宝钞,恐怕会招致民怨啊。”
“即便是没有民怨,那恐怕粮价也有暴涨的风险,恐有扰民之嫌。
李仁任这么说倒也不是真的在乎高丽百姓的死活。
关键是他自己家里就兑了不少的大明宝钞。
现在又要换成高丽宝钞,我家这些宝钞岂不是要打水漂了?!
王禑的目光再次看向了那商贾,皱着眉头问道
“这倒确实是个问题,卿可有应对之策?”
那商贾听到王禑称自己为“卿”登时便兴奋了起来。
方才进宫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介草民,现在就成了卿!
那商贾当即便改口称“臣”道
“王上,臣早年在大明经商,当时便听说过前宋之时,其实就发行过类似“宝钞”的交子。”
“只不过当时并非朝廷所发,而是由各大商号之间发行的。”
“因此在前宋时,各地所用的“宝钞”各不相同。”
“当时宋人便有钱庄专营换钞,我王也可效法前宋之故事,设一官署,专司换钞即可啊!”
听到那商贾这么说。
李仁任总算是放松了下来。
只要自家的利益不受损,用什么钞,其实他压根就不在乎。
王禑登时便大为赞赏,兴奋的看着那商贾道
“不错,这事孤欲交给卿全权办理,卿可愿往?”
那商贾听得眼睛都亮了,当即表示道
“臣愿往!臣愿往!”
猪肉过手就是油!
在一旁的李仁任倒也没有计较。
毕竟李仁任也是高丽的传统士大夫,于大明的乡绅基本无二。
压根就瞧不上这点“蝇头小利”。
只有那商贾知道,这里面蕴含着的多么庞大的利润!
只要大明宝钞还跟高丽的粮价绑定着……
自己就永远有一笔巨额的利润每天进账!王禑深吸了一口气道
“好,此事便交与卿去办了!”
古北口铁门关。
不少商贾仍旧在招募民夫为明军将士们输送粮草。
就在这个时候,在远处一名身着鸳鸯战袄的明军骑兵打马而来。
古北口的守将远远的望见斥候身后帮着的黄旗,便知道这是要八百里加急递送入京的奏疏。
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当即便搬开了关隘前的拒马。
当那斥候疾驰入铁门关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骑在马上边跑边高呼道
“大捷!大捷!”
“王师力战三十万鞑子,歼敌无算,九边可安矣!”
九边可安矣!
原本推着独轮车的百姓皆愣在了原地。
不知不觉之间,两行热泪已然滑落脸颊。
压在祖祖辈辈身上的那座大山。
就这么轰然倒下。
谁能不激动!
我们胜了!
我们子孙后代终于不用再为了生计逃去内陆奔波了!
“王员外!咱们胜了!”
关隘下的商贾,也在一旁点着头高声道
“听见了,你们加巴力,再往口外送些粮秣,等你们回来,本老爷给你们摆上三天三夜的流水席!”
“得嘞!”
这一天,所有运送粮秣的民夫都时不时的抬头看看远处碧空如洗的天空。
爹,娘。
你们看见了吧。
你们的孙子,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被鞑子欺负了。
不过你们的孙子,连咱们村里的所有乡亲都不用在担心被鞑子欺负了。
因为咱们赢了!
您儿子还出了一把力!
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
替九边的所有将士、百姓,把将来到了地下见了祖宗的说辞都给想好了。
那么多代人的夙愿。
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上,终于完成了!
恰逢其世。
与有荣焉!.
看《支教大明》最新更新章节上9x.com 分享越多,更新越快。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