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公司内部更换自研桌面操作系统
2006年8月30日。
文文静静科技公司进行了一波办公电脑操作系统,将原本是微软公司的WIN系统,换成Linux系统的决定。
并不是说,所有办公电脑都要换,而是有工位的工作流程,主要是通过工资自研的软件完成,软件已经有Linux版本,那么,应换尽换。
文文静静公司的Linux系统,也是根据Linux系统的代码,经过大幅度的优化的修改代码,改成了自研的系统版本,正式名称是“TTOS”操作系统。
公司内部的办公电脑逐步替换成公司自研的“TTOS”操作系统,也是张甜甜团队研发的甜甜云操作系统的桌面版。
两者都是基于Linux开源代码进行开发,也互相具备极强的兼容性。
而甜甜云操作系统本身,不对外公布和开源代码。主要是,里面有一些技术需要保密。
但是,TTOS系统也跟Linux一样是在网上开源的。
目前,文文静静科技公司建立了TTOS开源网,征集互联网一些大佬的力量,对开源代码进行改进。
由TTOS开源技术委员会,会对代码进行审核,如果有代码能够更好的优化系统,那么,则会有可能被采纳成正式版本。
如果……出现了一些问题,官方版本随时会认怂,回退到之前的版本,再继续的迭代。现阶段是会兼容Linux内核,不过长期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源于Linux系统,却高于Linux系统的系统。
新的系统,一开始是缺乏应用生态,所以……这方面文文静静科技公司自己,做出牺牲,自己做小白鼠,办公电脑改用TTOS操作系统,通过用户真实的使用,来逐渐发现需求和丰富生态。
当然了,有些工作任务,离不开WIN系统,那么,也会一些员工配备两台电脑,一台TTOS操作系统的电脑,一台是WIN系统。
但无论如何,主要办公场景切换到TTOS操作系统的决心的一边的。
这么一点用户,其实自研操作系统耗费的资金,远超过购买WIN系统所需的软件费用。而且,用自研系统,也是有软件生态非常匮乏的问题的,但这些都阻挡不住,赵晗支持自研操作系统的想法!
别看桌面操作系统,后来用户规模比手机操作系统要少的多。但事实上,即便是后世,手机和平板等等设备在生产力方面,还很难代替桌面电脑。
原因就是,桌面的电脑的硬件具备的功能,不是手机、平板能赶得上的。功耗、散热、芯片面积等等一系列限制,决定了高性能的芯片还得看桌面,或是服务器。
手机和平板那种设备,低功耗、面积、散热之类限制,导致即便是工艺制程再如何先进,实际上生产力可能还不如十年前的PC。
“TTOS操作系统,现阶段我们是持续的打磨,公司内部应用TTOS,有改进需求,有不足。或是自己希望有一些功能,都可以提出来。”
赵晗表示说道,“也许有很多员工,不理解,WIN系统用的好好的,为什么非要用TTOS系统,猪肉从市场买,不就行了,有必要自研猪肉?
但事实上,这真的不一样。
因为,别人养的猪,你仅仅是吃。
养猪的过程,以及涉及到的一系列的产业逻辑、专业知识,你完全不知道。
到了计算机领域,就是你只会用计算机办公,跟你掌握背后底层的技术,完全是两码事!
WIN系统是一个黑箱子,它源代码我们不知道。它不会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操作系统,不会满足我们的需求。
但我们自己的操作系统,完全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进化迭代,那就不一样了!
现在它跟WIN系统有差距,但我们一直努力让它逐渐的满足我们一需求,持续的更好之后,有了这些需求驱动,它迟早会更好。
另外一点,TTOS是基于Linux内核开发,实际上,虽然在桌面系统上,Linux不占主流,但是放眼互联网背后提供服务的服务器市场,几乎都是Linux系统的天下。
之所以,服务器更愿意用Linux系统,原因就是因为,它开源,能利用全世界的程序员,持续的迭代,可以站在全世界技术红利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技术。
另外,就是Linux是开源的,你吃透了技术,那就是你的技术,不是别人的技术!
WIN系统各种生产力工具,都是建立在人家的平台上。我们既不知道操作系统底层代码,又不知道今后它下一个系统会如何变,一切都是跟在别人后面。
但用了我们自研的技术,虽然一开始是Linux代码,但起码它是开源的是透明的,只要我们的技术人员的智力不成问题,是可以吸收消化这些一行行开源代码和背后的知识,最终,我们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希望我们公司,未来是一家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公司。自己成为技术的源头,自己不断的涌现各种改变世界的底层技术!
不是仅仅会用别人的现成的工具来生产,而是彻底把生产力工具本身搞明白,把行业真正底层弄的清清楚楚,这才是我的想法,我的态度!
当然……说这么多,其实我本人还是看不懂代码的,让我写代码,大概率不行!
但是,尊重知识,并认为只有彻底吃透知识,掌握的技术,才是真的掌握了!
那种,用别人提供工具,看说明书生产,工具坏了没法自己替换,没法换自己的工具,那是不行的!
我们必须不仅仅掌握生产工具的使用,还能持续改进生产工具。我们使用不顺手,最快速度反馈,我们内部自己改进,这样,随着时间积累,我们的工具会如臂使指一般好用!
我相信,这种自研绝对不是重复造车,而是真正的,锻炼我们的技术,发现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让我们拥有迭代更新核心技术和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这条路或许困难,或许很多人觉得浪费钱。且不好用,各种的埋怨,我们多此一举!
但是,我只能说,坚持下去!我们未来,获得的收益,远远比今日的付出!
相对于短期省钱,不投自主研发技术,用市场别人给的技术,将来,在别人规定的赛道上跟一群人赛跑。我更希望,我们在别人赛道跑的时候,拉出一些人,去另外开辟赛道,另外培育生态和市场!
将来就算这条路失败了,我们也依然获得了大量的人才和技术!即便是失败的项目,不意味着一无所获!
只要持续能积累技术和人才,我相信,人才不断朝着一些没有人走的路尝试,试错多了,总会发现一条,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的小道,让我们突然抄小道,走在对手前面!”
赵晗在员工会议上,说了很多之后,在场一震掌声。
但也有员工喊道:“用TTOS办公,我不反对。只是,能不能把《笑傲江湖OL》移植到TTOS上啊?”
“为什么?”赵晗好期。
“摸鱼的时候需要!”那名耿直员工下意识说道。
“哈哈哈哈哈……”
在场一片笑声。
赵晗笑了,说道:“好!满足你的要求!今后,我会跟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提意见,游戏类的产品,不能只有WIN系统版本,TTOS版本一定要有!”
“谢老板,另外,真的可以上班摸鱼吗?”
“别的公司不知道,我公司我现在明确一点,你的工作任务如果完成了,可以摸鱼。
甚至,可以提前下班,现在我们7小时工作,一般都是会有工作量的,如果你5个小时完成,剩下2小时摸鱼打游戏,完全没问题,提前回家也可以。
很多不是靠着熬时间,而是靠着靠着脑力和创意的工作,其实,并不是在工作的时候一直是高效率输出的。
人不是机器,状态时好时坏,才是常态。
大部分时间其实状态不佳,毫无进展也再正常不过了,只有少数时间高效率,把工作迅速完成。
如果,你能一开始就高效率,迅速完成工作,那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
赵晗笑道,“如果你一小时两小时完成,正常需要七小时的工作量,那说明你是个天才!”
“老板,你太懂了!不过……你不会看人完成工作量太多,于是就偷偷上调KPI吧?”这名小机灵鬼,不由担心问道。
“不会!”
赵晗肯定的表示,“我们会根据公司内部平均效率,以及参考一些同行人均的产值、效率,然后给出一个正常的KPI!
不会因为,你是超人,就额外增加你的工作量,除非你的工作特殊,自己愿意,但不要要求其他人也这样。
未来,我参考同行的人均产值,比如,同行人均一天工作12小时,我们人均7小时,产出不低于同行12小时。
那么,我们7小时是完全合理的。万一我们的5个小时,比同行12小时效率高,那么,公司下降到5小时工作时间,也不是不可以!
工作不是时长决定的,而是,你在工作时间内的效率。效率高是积极性高,愿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挥出自己能力,高效率的完成工作,没必要能4小时完成,结果装作12小时完成,这对自己,对公司都不好!
如果12小时是,6小时摸鱼6小时工作,完成的工作量是跟全神贯注4小时差不多。那么,我觉得4小时完成,然后下班,这比12小时熬时间,更科学。
我们公司未来的目标,并不是完全压榨,靠着比别的公司更长的劳动时间来获得竞争力!
那是没有意义的,而是应该决策层,选择了正确的方向,于是,员工可以不那么辛苦的完成工作,时长比同行要断,人均的产出却是遥遥领先。
有了空闲的时间,无论是陪伴家人,放松自己身心,乃至于充电来提升自我,都是可以的。”
赵晗是有深刻的基层工作经验的,除非是工厂计件制,流水线那种,标准的计件,做多少给多少工钱。
但凡是办公室里面,工作流程无法标准化,比较有弹性的工作,那么出现,10小时工作,前8小时几乎毫无进展,临下班开始冲刺,把工作给完成。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葩现象,主要是员工跟老板博弈的结果。
好,发现你两小时能完成,那么……后续工作量就极大的增加,不断的增加KPI,干更多活,领更少的工资。
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很多的岗位,就逐渐学会了摸鱼。
摸鱼的大佬是知道的,自己经验丰富,大概率可以很快完成工作,但是为比避免上面,因为自己效率高,增加更多的工作任务,于是就得装出效率低。
长期这么博弈下去,最终就是——很多企业一些老板,觉得员工是薪水小偷,而很多员工觉得老板无良。
本质上,就是一种不同立场博弈,加上没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最终双方博弈出了一种“假装工作”的低效率熬时间内卷的工作场景。
最终形成,工作时长越高,效率越低的奇怪场景。
赵晗不觉得,自己花钱是买员工的工作时间。
而是,购买员工的产出,产出已经达到要求了,何必让人继续再熬到固定的下班时间?
更少时间,就能完成比同行的员工要高的生产效率,那么,就没必要继续压榨更长的工作时间了,完全可以缩短工作时间,让员工有更多的个人休息和提升自我的时间。
……
目前,公司内部的TTOS办公电脑,也仅1000台。而随着时间推移,逐步会逐渐向更多的产业链上下游推广。
比如,文文服务网的一些服务站点用的办公电脑,是会逐步换成TTOS系统的桌面电脑。
等到将来移动互联网时代,文文服务网的格局逐渐巩固。也可以向一些餐厅和线下的各类门店,推广TTOS系统。
再然后,TTOS操作系统版的网游,可以给玩家补贴。
而只要解决了,WIN系统和TTOS系统的账号是一个服务器,账号是可以自由换不同操作系统的电脑,那么,也是可以利诱玩家,为TTOS生态做贡献。
整体上TTOS生态距离WIN系统会有很大的差距,但事实上,只要有心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等到风来的那一天,其实是有机会的!
“老板,这是我们TTOS桌面版系统的主要团队。”
张甜甜在会议结束后,给赵晗介绍新的技术人员,“这位是王永这位是刘闻欢,目前TTOS系统技术核心团队成员。说了很久,才愿意加入公司公司。”
刘闻欢,嗯,网名是Deepin,早期的黑客,加入过绿盟科技公司,担任过技术骨干,在国内互联网安全市场,算也一名技术高手。
后来的Deepin操作系统的名字,就是来源于刘闻欢一直在用的网名。
而王永则是后来的Deepin操作系统的CTO,在技术方面的能力,获得了后来的Deepin团队公认最牛逼。
当然了,Deepin操作系统本身不赚钱,原因就是Linux系统在桌面版,原本就是因为不同版本Linux不兼容,都无法形成统一的生态,然后,就是桌面版都难以做大。
一直到,后来鹰兔之间的科技战,以Deepin操作系统为主兼容更多国产Linux操作系统的UOS才浮出水面,由国家队出面,不断的兼容更多软硬件生态。
“感谢你们,愿意加入TTOS团队!”赵晗表示说道。
“我很高兴加入,因为,TTOS是真的在做桌面操作系统。”刘闻欢表示说道,“这很酷!”
王永也是笑了笑:“TTOS不需要考虑市场推广商业化,只要研发技术,写代码就可以了。”
原本的历史上,深度操作系统问世后,基本上很难靠着桌面操作系统赚钱,都是其团队其他的项目养着操作系统。一个一直亏钱的操作系统项目,能被养着十多年持续打磨,这种执着确实是非常令人动容的。
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做国产桌面系统,几乎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而Linux操作系统本身开源的,既不属于任何人,人人都能拿来用,谁若是彻底的做出一款,大一统的Linux桌面操作系统生态,其实是可以反向的吃掉全世界的Linux大部分技术红利和生态红利。
“TTOS操作系统,现在硬件还是X86架构的硬件,但是以后,我们可能会兼容ARM架构,甚至是国内的龙芯。”
赵晗说道,“如果一个硬件平台下的生态,达不到WIN那样的程度。
那么,假设我们的操作系统,跨平台使用。
不仅仅是桌面版TTOS,还有低功耗的移动版,用在手机上、MP3上,手机和MP3硬件跟PC不能比,只能一开始做更低功耗更低性能的版本。
但是,如果生态能跟PC的生态融合,手机版做的应用生态,后面能反过来拿到PC上,那么,是不是可以形成差异化竞争的优势?”
“老乀板的思维,果然跟我们不一样!”
刘闻欢笑道,“我们看到的都是PC,感觉到绝望,因为,微软在PC市场几乎是垄断地位。
各种软硬件的生态,都是围绕着它在适合,是全球的软硬件生态适应WIN系统,而不是WIN系统适应其他的软硬件生态。
但是……视野变了之后,确实感觉海阔天空!”
“服务器市场,就是没有被WIN操作系统垄断。
尽管它在桌面上,生态很是完善。
但是服务器跟它几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很多的服务器不需要太多的硬件和兼容性,只需要,能能完成服务器的功能,即可!”
张甜甜笑道,“而正是因为,Linux的开源,导致了很多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大部分都是基于Linux开源代码开发。
我们最终,要做一个大一统的系统,服务器、桌面、移动端等等,各种的设备,基于一个生态,最终整个生态也就扩大了边界。”
“这个路子,我们内部研发,不要高调宣传。”
赵晗提醒说道,“没必要过度宣传,毕竟,我们的技术力量不足,如果暴露了野心,可能会被巨头打压!仅仅是一个,让供应链站队,就可以让我们一些项目,遇到挫折!”
其实……原本历史上的阿里云OS,原计划的发展路径,几乎就是后来的华为鸿蒙的路线。
华为鸿蒙是万物互联,把移动端、服务器、PC、物联网等等,都用上鸿蒙操作系统,单一市场是小生态,把不同场景合并,就是一个几亿用户的大生态。
华为是顶着压力,把自己的鸿蒙系统的生态,顽强的逆境发展。
而在鸿蒙之前,有个先例——云OS。
是阿里的云服务的研发团队,在完成了阿里云服务器的飞天操作系统底座之后,再把一些技术下方,结合了安卓开源代码,开发了云OS操作系统。
初期是获得了不少的厂商响应。
但后来在谷歌的压力下,很多大厂纷纷的草草的退出了对云OS的支持,只剩下一部人山寨手机厂商在用,然后,云OS最终也被阿里放弃了。
各种未来才会发生的事情,让赵晗采取了一种低调路径。虽然会不断的自主研发,但是,需要一直披着一层外衣。
比如,自研服务器和桌面操作系统,对外宣传是Linux,毕竟,Linux确实是有服务器版和桌面版,甚至,就是现在都有手机版。
批上一层Linux外衣,弱化外部对公司研发能力的判断。
等到将来安卓时代,初期还是需要用安卓的开源代码。安卓开源代码跟谷歌的那些应用,是两码事。
先是可以用安卓来打掩护,实际上,每家安卓厂商,其实都是会对自家的安卓系统进行一些代码的优化和改动。
具体改多少,各家视情况而定。只要大致上,是兼容安卓系统,就算是安卓吧!
这种在名义上是安卓的掩护下,悄悄积累技术。将来,技术生态成熟,甚至……渐进式不兼容安卓,发展出另一套生态,也不是没有可能。
安卓初期就是脱胎于Linux,然后,走上了跟Linux不同的发展路线。
后来的鸿蒙,一开始是脱胎于安卓开源代码,但渐渐的开始剔除安卓的代码,准备自成一派。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