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浩然无上气
然而等他醒来时才发现,自己早已不在前世所熟悉的社会环境之中,而是以婴儿从娘胎诞生的荒唐方式,降临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上,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和往来奔流的车辆,没有穿着黑丝袜超短裙博人眼球的性感抚媚靓女,只有古香古色宛如秦汉风格的古风建筑,身材臃肿好似熟透冬瓜般的佣人老妈子,使得李浩然懵逼于眼前所见到的一切,连爷爷去世带来的悲伤情绪,似乎都被这匪夷所思之事冲淡了许多,导致自己处于精神恍惚状态,整整持续了一年,以至于李府上下,不得不暗自怀疑诽谤,自家的大少爷是不是个傻子。
直到他对着这一世生养自己,有着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的两位至亲之人,张口叫了声“爹娘”,自来到这世界说的第一句话之后,终于打消了李府众人心中的忧虑,李家大少爷传遍全城的“傻子”之名不攻自破。
李浩然对此并不在意,他并不是一个十分迂腐注重名节的人,然而给他感触最深的是,当看到这一世叫做周文若,名义上是自己的娘亲的女人,听到自己开口说话时喜极而泣,父亲李陵严肃威仪的脸上,露出欣喜愉悦的笑容时,李浩然的心,就像是被一股名叫亲情,来势汹汹的滔天洪水,瞬间冲毁内心层层封闭的牢固枷锁,最深处的某个最柔软的地方蓦地温暖起来,也许是自己异常渴望亲情滋润的强烈执念在骚动吧!李浩然微笑心想,水到渠成般,心里默默地接受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
心态调整过来的李浩然,凡事也就看的开了:如今自己生在了一个富贵之家,锦衣玉食,吃穿不愁,闲着没事的时候,还可以牵个狗,溜溜鸟,讲个荤段子,羞一羞爱脸红的可爱丫鬟,这要放到地球上,自己早就被分分钟打上“腐败”、“富二代”之类的标签了,估计是老天爷看到自己上辈子实在是活的太悲惨了,所以又给了一次从头再来的机会,自己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毕竟日子还是要继续过下去的,不是么?
至于为什么莫名其妙的来到这个世界上,李浩然心中也有了些许猜测,十有八九跟爷爷细心珍藏的相册里,突然掉落出来的无名帛书脱不了干系。
当时的自己,因为好奇,伸出左手准备将帛书捡起,不料就此晕厥,醒来时发现自己突然“返老还童”,变成了一个婴儿,肉嘟嘟的小胳膊小腿儿,就跟那一节一节,刚剥出来的白嫩莲藕似的,这还不算是最离奇的,最令自己感到惊奇的是,那方无名帛书,不知何时,竟“跑”到自己的脑海里安了家,树立展开,悬浮于脑海正中,上面尽是一堆密密麻麻的奇形文字,宛如无知孩童信手涂鸦的玩笑之作,换做一般人,肯定是从中琢磨不出什么门道,然而对于前世几乎每天都泡在图书馆,打发无聊时光的李浩然来说,这分明就是前世起源于西周,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篆体文字——西周金文。
中国文字的起源,自古就源远流长,从远古先人的结绳八卦,到商朝初具规模三千多词汇的甲骨文,再到西周的铭刻于钟鼎上的金文,秦国统一天下后的大篆、小篆,随后又被更方便书写的隶书所取代,隶书后来又演变成草书,始于东汉,与之同时兴起的还有楷书、行书,一直流传至今。
西周金文,又称钟鼎文、铭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文字作长方形,端庄凝重,布局较整齐、规范。虽然由于东周时期,朝廷威信下滑,导致治下各国诸侯割据分立,久而久之,原本一样的字型在各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样式追究起来,还是从西周金文发展过来的。
其实按照李浩然脑中自己的独家见解,当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文字的差异,就像是现在“中国汉字”——“韩国汉字”——“日本汉字”之间的差别,原本都是用的都是中国汉字,只是被各自国家使用时间久了,加上没有个所谓的文字协会机构,时时监督并加以规范最终造成的结果,文字归根结底,还是大同小异。
帛书全文共近千字有余,洋洋洒洒,一气呵成,有如行云流水般,令人赏心悦目,李浩然纵观全篇才发现,这其实就是一部吐纳气息的练气之法。
上古春秋战国之时,便有一些人发现,通过特殊频率的呼吸,吐纳不同的天地万物之气,能强身健体,改善人体先天缺陷,逐渐趋于完美,甚至最终超越常人身体的极限,完成一些人们所不能想象的事情,所以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潜心研究,创造出了许多玄奥的练气之法。
这本无名帛书,亦是当时一位署名为戴公后人的先贤,殚思竭虑、呕心沥血的得意之作,然而他搜遍宛如百科全书般的脑子,苦思无果,也没想出这所谓的“戴公后人”是何许人也,估计是当时隐居深山、不问世事的无名隐士吧!李浩然一笑带过,也没放在心上,自动忽略了这件小事,若是李浩然知道他所认为的无名隐士,其实就是宋国君主宋戴公的后人,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齐名并称为“老庄”的庄周时,不知心里会有何感想。
李浩然当然是毫不知情的,但是作为一名热血男儿,孩童时代心中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武侠梦:总是会幻想着自己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偶遇前辈高人,修得绝世武功,艺成下山,骑着最俊的马儿,喝着最烈的美酒,一人一剑,浪迹天涯,途中遇见欺男霸女这等不平之事,浓眉怒扬,刹那剑出鞘,剑气寒光如霹雳闪过,一众作恶之人跪在地上哭爹喊娘、鬼哭狼嚎。这无关身世,无关贫富阶级,李浩然当然也不能免俗,所以当得知帛书全篇所述,竟是一部练气功法时,遂将之视若珍宝,每日按部就班修行,或许是觉得练气功法没有名字,是个很掉面子的事儿,李浩然想到帛书开篇第一句“浩然者,无上也”这句全文总纲气势不错,于是就索性把它叫做《浩然无上气》。
;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