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钓友
湖水碧绿清澈,水草茵茵,这里四面环山,所以气温格外凉爽一些。
小风吹来,掠过湖水,竟然带着一丝天然的凉气,比空调可舒服多了。
李飞此刻,却是满头大汗,他有点不高兴了。
“两位大哥,你们要是不信,我打个电话当面验证。”他拿出破旧手机。
那俩保安一看到他的手机,禁不住笑了。这手机怕是十八手的旧手机吧?看这手机,就知道主人的层次,那更不能放这小子进去了。
就在这时,门内传来一道爽朗的笑声:“哈哈,小飞,你可算来了!快进来!”
李飞歪头一看,任再起穿着白色的背心、大裤衩,戴着草帽穿着皮凉鞋,看起来和田间老农毫无区别。
他笑吟吟地朝李飞招手,俩保安见到他,马上拘谨地问好:“任老,原来他真是您朋友,抱歉!”
“没事没事,你们也是尽忠职守,应该的,不要放心上啊!”任再起很是豁达,拍拍他们俩人的肩膀,淡淡地一笑,十分随和,气氛瞬间缓和,两个保安也不再拘谨,反而对李飞发自内心的感觉愧疚。
他俩又向李飞道歉,李飞学任再起的样子,对他俩大度地摆手,哈哈一笑:“对啊,老任头说的对,这是你们应该做的咧!”
“哈哈,你小子,走吧,我们等你可老久了。”任再起一招手,揽着他肩膀,又看看他的装备,“哟,不错啊你这根海竿儿。”
“那是,刚买的!”李飞道。
一老一少,有说有笑走进去了。
大门口,剩下那俩保安面面相觑。其中一个二十来岁,另一个四十来岁。
年轻保安用手抹去额头的汗水,悄声问年长的:“那老人家是什么来头啊?”
“不知道吧?以前做过武装部政委,咱们县城大大小小的警察,一半曾经是他的部下。这还不算呢,他儿子现在是酒厂的一把手。”年长保安竖起大拇指,“任老!”
说完,他又回头,用崇敬的眼光看着任再起远去的背影,心想,将来一定要把儿子送去部队当兵。
“啊?哦!”年轻保安对这个称呼没啥概念,主要是他平时的生活,距离这个层次太遥远了。但是这件事让他记住了一句话——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
李飞随着任再起,有说有笑来到一个专门的钓位。这里有沙滩椅,遮阳伞,还有茶几,以及专门的钓竿架子。
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有一个老人坐在那里。他戴着草帽,鼻梁上架着黑框眼镜,侧颜看起来很沧桑深沉。坐在那里稳如大山,给人一种淡定坚强的感觉。
“来,这就是我们的位子,我给你介绍一下。”任再起道,“唔,老李,你可以管他叫李伯伯,老李,你说该咋叫啊?”
那老李转头,看了一眼李飞:“这小子,也就二十岁吧?比我孙子大两岁,哎哟,你这老不羞就别装嫩啦,还伯伯呢,叫爷爷差不多!”
“啊?哈哈!那不是把我给叫老了?”任再起一愣,哈哈大笑。
李飞嘿嘿一笑:“咱们各论各的嘛。”
那老李一听,禁不住多看他几眼:“对着,各论各的。老任头,我看你白活那么大岁数,还不如个小娃娃懂得多。”
“是是是,咱们的战友情难不成是瓦罐做的?”任再起故意虎着脸。
“哈哈,你这老家伙!哟,我这儿有鱼上钩了!”老李的钓竿开始下沉弯曲,浮漂被拽进水里。
任再起也顾不得奚落他,赶紧上前帮忙拉起钓竿。果不其然,一条尺多长的鱼被钓上来,他们摘下鱼,丢进一旁的桶里。两个六十几岁的老头,笑的就像五六岁的孩子。
看得出,这两位老人家感情相当好,彼此说话很是随意,战友?嗯,那应该是一辈子的交情了。
李飞被这两人的热情感染,也赶紧拿了钓竿,收拾一番,坐在一旁垂钓。
钓鱼的时候,他感觉李老总是对他侧目相望,禁不住觉得奇怪。
而且,看他一阵,李老还要和任再起耳语几句,俩人也不知有啥‘阴谋’。
李飞很沉得住气,一坐就是半小时不动弹。没有鱼上钩,他丝毫不显着急。
这让两老都很惊讶,李老暗地里对任再起说:“老任头,你这小伙计不错啊,难得看到这个年纪的后生仔能这么稳重的。”
“那是,你也不看我的眼光!我跟你讲,第一眼见到这小子,我就觉得他以后能成龙咧!”任再起两眼直冒光,“人热情开朗,还懂医术。不不不,应该用精通来形容小飞。”
“哦?”老李道,“这点还真是看不出来。”他再次侧望李飞,只觉得,他看起来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村小伙,最多是眼睛亮了点。
“不信,你考考他!”任再起撺掇。
老李沉吟几秒钟,向李飞道:“小李啊,听说你懂点医术?”
“嗨,老任头瞎吹的吧?其实只会一点皮毛。”李飞谦虚了一把,可是脸上的得意之色难以掩饰。
老李想,到底还是个后生仔,踏实也是有限度的。
“那我考你个问题呗,你就给我背个四气歌吧!”老李道。
李飞脑子一转,便想起来了。实际上他都不知道自己原来还会背这个,等于是从记忆深处的库房里扒拉出来的。
“好咧,您听着!四气歌——四气寒热与温良,寒凉属阴温热阳。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彰……”
李飞一口气背下来,虽然只有十来句,但是已经很让老李惊讶了。
这个歌诀,若是搁在他这样的医药世家,那真是不算什么。他孙子三岁就会背这个,孙女拿这个当歌唱。
若是搁在医学院学生那儿,也不算啥,毕竟专业学医,这都是基础性的东西。
可是,据说李飞只是个普通的小农民,家境贫寒,完全是自学成才。能够有这份坚韧的学习精神,实属难得。
不过,老李也没有就此轻信于人。他又陆续检查了其他的中医药知识,发现李飞都能对答如流,这才感慨,这小子的确是个怪才。
首先就是记忆力卓越,像他一辈子从医,从三五岁认字儿起,就开始背诵这个。可是到如今,还有有很多知识点,需要背诵的东西没有把握到。
而这小子,那大脑就跟无限大的海绵一样,来啥吸收啥,的确是厉害。
经这一交流,老李对李飞,更有好感了。再看他的眼神,就变得柔和许多,跟看自己的孙儿孙女差不多。
而李飞呢?他在这个过程中,受益颇多。原本这些知识,都是五羊玉生塞给他的,他得到了,也就丢到一边去。偶尔需要用到的能力、药方,才从里边翻翻捡捡拿出来用。
今天经李老这么一考,他把这些知识都温故了一遍。所谓温故而知新,熟练背诵过后,他开始彻底理解这些药理知识了。
李飞突然明白一个道理:“天赋异禀,也要自己更努力才行。”
由此,他特别庆幸,自己今天能遇到李老。更感谢任再起,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
后来李飞才知道,原来人家老李是医药世家。
三个人钓鱼,时间过的很快,期间话都不算多,却不觉得闷。钓上来大的就收起,小的就放生。
最后晚上七点多,一把拉,有那么十几条鱼。
“哎呀,都两斤多,咱们也吃不了啊。”老李望着满满一桶鱼,有点犯愁了。
“走吧,找个饭店拾掇拾掇。”任再起提议。
他的话,让李飞一下子有了点子,忙道:“你们去过米通镇没?镇子不大,也挺穷的,但是镇上有一家饭店不错。不如去那里试试?”
其实他说这番话时挺心虚的,毕竟米通镇离县城也有那么远,这天儿都黑了,让两位老人家跑去那里,实在不合适。
所以说完他就气馁了,没抱任何希望。
两老都是打拼一辈子的人了,吃过的盐巴比李飞吃的米都多,自然一眼就看出他眼底的热情,以及那一丢丢的心虚。
两人对视一眼,任再起爽朗大笑:“哈哈,好啊,我们就去试试看!”
“走!”老李收拾钓竿,拿起背包。
李飞听了,愣住,接着开心不已,忙上前殷勤地帮着拎桶。
六十斤的痛,有鱼有水,他拎起来健步如飞,着实让老李和任再起吃了一惊。
付过钱,三人出了山谷口,向一辆吉普车走去。
老李远远就打招呼:“小王,饿了吧?走,我们去吃个饭。哎,你要不要去厕所?”
“李老,我不用,走吧!”小王给他们打开车门,一脸认真地回答。
李飞一看,乐了,这不是他之前进山谷入口的时候,看到的那个小伙子吗?这叫啥,缘分,原来他们终归还是会再认识一次。
小王也看到李飞,冲他憨憨一笑,两个年轻人算是交上了朋友。
车子驶出湖区,向米通镇公路驰去。小王开车又稳又快,半小时不到,就来到米通镇。
在李飞的指引下,他们找到望海阁。原本老李和任再起都认为,既然这小子竭力推荐,那这里一定是宾客盈门才是。没想到,事实与想象恰好相反。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