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变

下载APP

第一章 生变

  

    元朔十三年春,大靖国在经历了多年的战争之后,终于与长期交战的西辽国议和,且西辽国对大靖每年缴纳岁贡。议和的代价虽然是靖国的三座城池,但能换来西辽国的俯首称臣,关键是保住了京城的安全、国家的太平,皇帝当然对此结果相当满意。

    能让虎狼之国的西辽国低头,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做到这一点的,正是靖国的当朝相国,皇帝的国丈——周统。

    周统可谓是大靖国的一个传奇人物。

    他本是一个小兵出身,从军短短四年便升任校尉,二十岁做了中郎将,三十岁做了内阁学士,四十岁做了太子太傅,如今不到五十岁便已位居相位,满朝上下无不尊他一声周相爷。

    其女儿周贵妃乃是皇帝最宠爱的妃子,他的地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经过这次议和事件,他名副其实的成了靖国的大功臣。皇帝对他更加的信任和倚重。

    但与之相比,曾经被皇帝信任倚重的另一位朝中重臣,多年来与西辽国对战、被皇帝封为安乐侯的穆恂却被人发现与匈奴勾结,意图谋逆,致使敌军入境,不得已之下皇帝才派出了周统与西辽国议和。

    皇帝对穆恂的通敌行为痛心疾首。虽然最终穆恂死了,其夫人和嘉郡主也自缢于家中,但穆恂的儿子却在狱中逃脱了,始终查不到踪迹。

    在兵部的大牢中竟然还能逃脱,而且现在还迟迟查不到踪迹,一向多疑的孝文皇帝觉得,定然是有人在暗中助他逃脱。

    想到穆恂竟然还有同党,这更加令皇帝寝食难安。

    现在,刑部已经给大靖各城下发了通缉的文书,一定要早日将穆英捉拿归案。不过,皇帝似乎忘了,穆恂还有一个小女儿,只是这个女儿此时并不在京城,所以皇帝是暂时遗忘了吗?

    皇宫中。皇帝的寝室灯火昏暗,内侍发现,这几日皇帝似乎越来越不喜欢光亮。

    在层层帘幕遮掩的御塌边,站着一个胖乎乎的老宫人。他看上去与一般内侍并无不同,唯一的就是年纪大点,眉毛头发都已经白了,衬得他的脸色更加苍白。

    但能够站在皇帝榻旁的内侍谁也不会觉得是普通的宫人,全大靖寥寥无几。

    “陛下,那孩子的事已经了了,昨日尸身已经被沈都统带到了皇城司,您要不要......”

    老宫人探询得看着御榻上的皇帝。

    显然这个老宫人对皇帝的性情非常的熟悉,便是死了也要亲自看看尸体是不是死绝了才能放心,皇上这些年的疑心越来越重。

    “不必了,你看好了就行。让沈靖忠找个地方埋了吧,朕看了碍眼”榻上的人只动了动嘴,眼皮都没抬,似乎这是件微不足道的事。

    这次皇上倒没有想象中的在意,老宫人暗暗想到。

    就算是将门之后又如何?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丫头,还用不着他在意。九五之尊的皇上也在心里想到。他在意的是那只被放出去的虎,虽然是幼虎,但幼虎归山,后患亦是无穷。

    不过,沈靖忠做事,他一向很放心,相信很快便会有结果了。

    位于大靖国东南方的暨南城内,民众正在盯着城墙上的一张缉拿令议论纷纷。

    “啥?安乐侯通敌叛国?”有人看着缉拿令上的字惊讶得长大了嘴。

    旁边一人赶忙用手捂住他的嘴:“小点声,这可是灭满门的大罪,没看到还要抓同党吗。”

    那人赶忙消了声,又仔细看去,只见缉拿令上方画的却是一个少年人模样,下面标着少年人的名字,穆英。

    “安乐侯死了,现在要抓的是他儿子啊”又有人低声说道。

    “真没想到,安乐侯竟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旁边有老者感叹,当年安乐侯在百姓心中可是神一样的存在,正是他带领着军队保卫着西北的和平,无数次将外敌赶走,换得百姓的安宁生活。

    只是如今竟犯下谋逆之事,落地满门抄斩的下场,想来不免有些凄凉。

    “唉,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啊!”一位青色衣衫的公子叹息道,不知是惋惜安乐侯有负盛名和皇恩还是惋惜曾经位高权重之人落得如此结果。

    青衣公子走出去不远,迎面又走来一个年轻人,也是束发冠巾,玉带长衫,手中一把折扇似是不经意的遮住了脸,但折扇下的面容清新俊逸,让人见了忍不住想多看两眼。

    “哎呀,这不是崔公子吗,今天怎么敢出来了,不怕那些小姐们再砸你一身的瓜果?”青衣书生嬉笑道。

    崔公子淡笑不语,只是“哗啦”一声收起了手中的折扇。

    身旁的小童不乐意了,气呼呼撅着嘴说道:“卢公子,还不是你故意引来那些女子,害的我们公子好几天出不了门。”

    卢公子听后不仅没恼一个下人敢对他这样说话,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小石头,你家公子长得这么好看,不让那些女子们一睹风采不是暴殄天物嘛!”。

    说完又凑到崔公子耳边道:“听说有两个小姐因为你都打起来了,你的魅力可真大呀!”

    石头听了恼了:“卢公子,你把我家公子当成什么人了,别人打架与我家公子有何关系?别败坏了我家公子的名声。”

    卢公子见他如此,笑得更加厉害:“是,没什么关系,你家公子高不可攀,天人下凡,便是全城女子都碎了心,你家公子也不会在乎!”

    说完又哈哈笑起来,石头在一旁急的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崔公子作为当事人,却一直静静地站在旁边,看着远处城墙上的告示,似是思索着什么。

    等卢公子笑够了,他才缓缓开口道:“子宓,刚刚听你说什么人心不古,可是看到了什么趣闻?”

    原来刚才他们谈论他的话当事人并未放在心上。

    “元综,你这耳朵可真够灵的,这么远你都听到了,赶上顺风耳了”卢子宓又笑,顿了顿道:“不过,这里非说话之地,像女子打架这种大事,我们还是去雅然居说”。

    石头又想开口,这次崔元综淡淡扫了他一眼,他赶忙闭了嘴。

    三人不急不缓得向适合谈论大事的雅然居走去。

    此时,暨南城内的一处高大的宅院内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老夫人,老夫人,二小姐醒了!”一个仆妇急匆匆得跑来,对着正堂中一位气度不凡、华服玉面的花甲老人躬身道。

    “告示上真的这样写的?”老夫人对着身旁的三儿媳问道。

    三儿媳徐氏见仆妇慌慌张张得跑进来说二小姐醒了,本来以为婆母会激动不已得前去探望,没想到婆母却似没听见一般,继续问刚才的话题。

    这个二小姐原来可是老夫人的心头肉,怎么现在如此冷淡了?

    她跟了老夫人这么多年,很快就明白过来。

    这是老夫人想给二小姐一个教训,毕竟二小姐这次闹得太大了,为了一个男子争风吃醋、与人打架差点闹出人命,这样的事到底是太丢人了。

    想到这里,徐氏答道:“是啊,母亲,我让丫头凑近了瞧的,上面画着画像,还盖着官府的朱红印章呢!”

    “哦,这样啊。”老夫人若有所思,见她不说话,周围人也都闭口不言看着她。

    安乐侯的事情现在已经满城皆知,曾经受过他恩惠的百姓在人前都闭口不言,唯恐被扣上同党的罪名。

    沉默片刻,老夫人才道:“这些事情不是我们普通人家能够议论的,告诉家里人出去都不要乱说话”

    众人都点头应是。

    老夫人又问那个仆妇:“刚刚你说她醒了?”

    仆妇本来是满心欢喜赶过来给老夫人报信,全府上下谁不知道老夫人疼爱二小姐,把这个消息告诉她,她肯定会高兴,说不定还会得到赏赐。

    可刚刚她发现自己太莽撞了,老夫人的反应出乎意料得平静,似是不想理会一般,她尴尬得站在堂中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正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呢。

    现在老夫人终于开口询问了,她像得到赦令一般,连忙躬身答道:“回老夫人,正是呢。刚刚奴婢一直在蘅芜苑守着,刘大夫已经确认小姐性命无碍了,只要再休养几天就能和从前一样了。”

    仆妇回完话又忐忑得看着老夫人,老夫人要不要去看看二小姐?

    只见老夫人拿起桌上的茶,轻轻啜了两口,然后对一旁的一位年长仆妇吩咐道:“敛秋,你去看看吧”,又对屋内众人道:“我乏了,你们也都回去歇着吧”

    众人相继离开了,敛秋则问询得看着老夫人。

    老夫人却并未有别的吩咐,只深吸一口气道:“你去看看她是不是真的活过来了,是不是还想闹,下次她要是再出什么事,没等她去了,我就该给她陪葬了!”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