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跨世纪的建筑师
宿家老宅
说到家谱,很多人的家谱都追溯到黄帝,千秋万代始于炎黄,至于什么女娲什么伏羲那种神话里面的人物,一般都不会加入家谱中。
就拿我们百家姓第一大姓“李”来说,李氏,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嬴姓及他姓改姓,其始祖皋陶为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直系后裔,颛顼为黄帝次子昌意之子。
李姓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最多,称帝称王者达60多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所以李姓声威显赫。
名人有哲学家老子叫李耳,托塔李天王李靖,诗仙有李白,唐太宗李世明,清代李鸿章,现代的功夫李小龙等等。以至于在小学的时候,我常常认为桃李满天下这个词其实就是形容李家姓氏的,因为李—满天下。
而再拿吕氏来说,吕氏可追溯到黄帝,再近些有姜太公吕尚,秦始皇的老爹吕不韦,三国时期的大将吕布,唐代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等等。
其实每个姓都可追溯很久远的朝代,但我们宿家家谱却和其他人的不同,我们宿家的源头只能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而这个源头的起点来自一个叫宿启明的人,他便是我们家族家谱里的第一人,也是我们宿家的开山老祖宗。
在说我们宿家老祖宗之前,不得不说我们宿家的老宅。我们宿家的老宅,共三层,是典型的南方方形建筑,唯独与别的四方形建筑不一样的是,我们的楼是八边形楼形,我们宿家称他为八卦楼。
八卦楼中,八角形的每个顶点埋下一根柱子,第一层,中间是个6米深的水井,水井的旁边设有圆形饮水槽沟将水引出导向地下河。
在八边形的六个对称边的中点各设置一间房间。每个房间对应有木制涂漆玻璃窗。另外两个对称的边则一边是房屋的入口大门,另一边正对建有佛堂。靠佛堂最近的那个对称角,各设有木制的单边手扶楼梯(另一边靠墙),分两大阶,用来上到二层。
佛堂的左边最近的房间便是叫做“勤为径”的书房,是祖父最爱,算是离大门最远也是最为安静最适合读书写字的房间。
佛堂的右边便是祖父祖母的卧室,一个考虑到老人家的腿脚不便,另一个也考虑到两位老人的追求和信仰。其余两个房间一个是客厅离门最近,另一个则是杂物间。
二层整体上的空间比一层小一点,八角形向内收缩,与一层不同的是八边形的中点多出了两个房间。祖父生有两子两女,每个子女二楼上分得两间房间。
不同于第一层的是第二层的中心,是一个大厅,专门用来聚会饮茶用。同样在对角处设有楼梯。
而缩小的八边形虽然在空间上,变得紧凑,但实际上这样的房间布局,使得上下两层的房间不在同个正对的位置,木制结构的房间,上下两层即使上层走动的声音很大下层也因为错开了位置不至于吵闹。
第三层由于递增而缩小的八边形结构,房间的数量就也相应的缩小为四间。第三层便是我们小孩子的房间。在每一层的八角形外围,分布有八角形的房檐,在房檐上,铺上两三层薄形块状的瓦片,层层叠叠间隙错开放置。
而在第三层的屋顶形成了一个塔尖结构,形成一个金字塔。由于南方的天气为多雨,这样的构造能够层层排雨,不会造成积水。另外在每一层房檐上的八角形顶点附近的屋脊上都会放置,一个不同形状的兽形雕塑。
瓦房屋脊上的雕塑,是守护兽。龙生九子,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以房檐的八个顶点顺时针放置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
一二三层皆是如此,而螭吻,在佛经中,螭吻是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所以放在房屋的最顶部的尖角。由于宿宅多为木制结构,所以以螭吻为镇宅之首。
别以为这样就结束了,你看到的只是一座八卦楼而已,祖父兄弟有八,排行老大,每个兄弟一栋八卦楼,以八边形顶点散开,在各个八卦楼之间外围用石头堆砌围墙,围墙足有三米多高,气势磅礴。
在围墙的正中,一个两米五宽,四米高的大门像巨人一样直挺挺的耸立在那里。顶梁上的石雕上刻着两个大字“宿苑”。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宿家老宅,而在我们宿家村这样样式的宅院就有20几家。听祖父说这个八卦阵群楼的构造是模仿我们宿家老祖宗在康熙年间建造的老宅样式,而老祖宗不仅是我们宿家的开宗的祖宗也是宿家老宅的开山祖宗。
宿家老祖宗
那是在康熙中叶时期,仲夏。北方大旱,加上蝗虫灾害严重,宿家家主与朋友书信,举家往南迁徙到江南避难加避暑。
沿路走到现在的安an徽hui省一带,遇到马匪抢劫,老祖宗与家人被冲散,在逃命的途中,老祖宗不幸撞到了头部,失去了部分记忆,幸亏被一路从江jiang西xi沿北上进京的盐商队伍救起。
醒来之后只记得自己叫宿启明,排行宿家老小。至于父母兄弟,生于何地,要去何处,一概不知。好心的商人将其收留于商队之中,为他清洗了和包扎头部伤口,供其饭食。
期间认识了一个叫雷金玉的年轻人对于建筑的造诣非常高深,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风华正茂,老祖宗本身出身书香门第,虽记忆缺失,但从小耳濡目染,而说也奇怪,居然对于建筑方面的东西似乎有些了解,虽然初识,两人却一拍即合,成为莫逆之交。
期间与雷金玉学了不少有关建筑学的知识,其中让老祖宗最为深刻和钦佩的就是雷金玉先按一定的比例制造出建筑模型,根据模型的独立性排布整套建筑体的方法。
后因队伍北上,而老祖宗突然想起要南下才能寻其父母,于是和商队拜别谢得救命之恩。临别前,商队给了几天的干粮和水,还有些碎银铜板,以供其用。
而那个年轻人说相识一场,没别的相送,于是给了老祖宗,自己写的一本叫有关建筑学的拓本,当做纪念。老祖宗就把那本拓本和盘缠一起装进了背囊中,于是各奔西东。
期间,老祖宗,靠着帮人代写和念书信,偶尔卖卖字画谋生,虽然也是有上顿没下顿的,几次还差点饿死,但都熬了过去。就这样,时间过了半年,都没有寻到父母和兄弟姐妹,直到有一天,二天没卖掉一张书画的老祖宗饿的快晕过去的时候,模糊地看见当地的富商贴榜文说要建设大的宅院,广招师傅为其设计筹划。
于是求生的本能让他撑着饥饿的身体,在河边梳洗了一番后,撕了那张榜文,对着守在附近的人说他可以一试。
老祖宗,是个聪明人,知道富商对于人才肯定会先招呼后做事,肯定是先请吃顿大餐再谈设计之事。先弄个饱饭再说,大不了就是被打一顿至少不至于饿死,就算被打死也比做饿死鬼强。
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我们放手一搏去追求尝试,可能就是一个人生的一个大转变。
果不其然,聪明如老祖宗,他被带到一间大的房间,二话没说,就被好吃好喝的伺候着。直到第二天,老祖宗被似乎是管家的人召见,被告知房屋的设计的刚性条件,说给一个月的时间,必须给出初稿,不然就拉到衙门送官府。
老祖宗脸都白了,虽然自己有一些建筑方面的知识,但终究不到二十岁的他还是没有亲自设计宅院的经验。
起初,老祖宗也会在送来的纸张上画画几笔,但几天下来,发现自己还是无从下手。虽然管家还是好吃好喝招待,但老祖宗知道这不是办法,不做出设计图,没法交代,眼看一周过去了,毫无进展。
于是老祖宗心生一计走为上计。想趁着去茅房,逃之夭夭。可当他在慌乱中,摸着自己的行囊的时候,突然间他就坐了起来,也不再慌乱。
翻开了那本雷金玉送的拓本。一看便是三天三夜。后面又花了几天的摸索和反复研读,居然似乎找到了解决的可能性。于是寻得管家找来建设模型的东西,就着雷金玉的拓本介绍的方法。
二话不说就做了起来,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当富商和他要图纸时,摆在他眼前的是一个一个看上去惟妙惟肖,缩小版的房子。商人的刚性要求不仅满足,而且房屋的模型大到整体构造,小到门窗桌椅,无一不赏心悦目。
于是商人大喜定老祖宗为主设计师,约定按月给其银两,并供其生活起居。于是老祖宗结束了两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
期间一边大厅父母的消息,一边督促施工。就这样又过了2年,富商的宅院建成,可谓富丽堂皇,雄伟瑰丽,整个布局和模型建造的如出一辙,可谓巧夺天工。
富商作为回报不仅给了老祖宗一笔丰厚的奖赏,还让人去寻找其父母家人,从此老祖宗在当地建筑业名声大噪起来。
后来又寻了两年,没有寻得自己的父母兄弟。倒是当地一户很有钱的盐商的闺女看上了他。他的老丈人也是个豪爽之人,不仅女儿风光大嫁,还在隔壁不远的地方赠予老祖宗一大块空地,供老祖宗自行设计使用开辟宗脉,从此尘埃落地,开枝散叶。
这便是我们宿家的家谱只能追溯到康熙年间的原因。后来老祖宗的记忆也一直没有恢复。也许是没有寻得父母的遗憾吧,宿家开宗脉之时,祖训有云:凡宿家子弟,生则记父母生吾之时辰,方记生吾之苦痛,以尽孝之。
后老祖宗根据五行八卦阵阵法,加上自己在建筑学上的造诣在那片空地上建成了当年的宿家老宅取名叫宿苑。
时间的车轮很快就翻滚了300年,在我的电脑搜索引擎中出现了三个字“样式雷“。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