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黑影出现
不早到的原因
我们西北大学这个考古的实习队伍终于在第十天到了城郊。其实我们西北大学离城郊也就是东城郊到西城郊最多两个小时的事。
之所以第十天才到,是因为一旦确定了考古的目标,那么前期的考古工作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首先是划定区域。在靠近始发地点三公里的外围边界都必须做一个警示,用边界线划分开来,防止闲杂人等乱入和偷盗物品。
在考古史上,考古现场被盗或者是监守自盗的案件也是很多的,甚至有些盗物者打起博物馆的注意。
1987年2月17日,在兵马俑考古队放在考古博物馆杂品库中的“将军俑头”被盗,此事震惊了全国文物界。所以在考古现场简陋的环境更加注意对于考古物品和区域的把控。
另外就是分析整个考古的环境,地形还有地质结构等,外围的环境一个是关系到墓室的可能位置还有就是对考古工作能够做一个提前对应。通过金属探测工具和其他工具进行排查。
然后开始进行上方的沙土挖掘,特别是挖掘是一个耗费时间的事。因为往往墓穴的所在往往是在比较偏远的地方,交通不便,自然超大型的设备无法进入或者要花比较多时间进入。
那么大多数都是靠人工,所以去除上层沙土到挖到物品本身对时间是巨大的消耗。然后便是人员进入,吃穿住行便少不了。
实习队的准备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准备工作。考古的工作是一个严肃的工作。准备的东西很多,加上我们实习队伍人员比较庞大。需要考虑的东西和准备的东西就比较多。
首先是天气,应对天气是考古队的第一大事。我们实习队总负责人季东林老师在出发前便查了当地15天的天气。
所以让我们每个人准备速干衣至少两套防止流汗,耐磨长裤防蚊虫和划伤,准备帽子防晒,还有每人必备水壶。然后每人带上考古必备文具,以及手电筒还有其他个人必备物品。其他一概校方准备。
出发
西北大学队伍由考古学院主任季东林带队,加上考古建筑系老师范成还有考古系古文老师也是唯一的女老师李思琪两位老师辅助,加上一位院系医务人员张默老师助阵确保突发时间。
于是一行人,两辆车(一辆大巴,一辆皮卡)朝着事发地奔去。
学了两年考古,第一次要去考古现场,所有人都很兴奋。车里的男生大部分是《盗墓笔记》还有《鬼吹灯》的忠实粉丝。
我就看见我前排的曾广拍着陈辉对着陈辉说:‘呃,陈辉,你说我们会不会发现一个巨大的密室,我们钻进去就得在东南角点个蜡烛,然后一只特大的粽子就出现了。‘’
陈辉这个人比较爱钱,家里老爸听说是个暴发户,‘’粽子我倒不是很担心,我比较关心能不能有什么好的小的宝贝,摸上一件,那就发财了“然后眼睛里面居然闪出了我们那个年代的学生没有的贪婪的眼神。
“我说,陈辉,你那是知法犯法呀”其他好几个男生都凑了上来。开始七嘴八舌的,你一句我一句。而后座的女生则开始讨论怎么才能防止晒黑和防止蚊虫叮咬云云。我干脆带起了耳机。开始听许嵩的《梦游计》
去现场
两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当我的歌循环到许嵩的《幻听》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大声到:大家准备下车。
于是感觉地动山摇般,就看见那双熟悉的那双肥大的手,我心知是武晨彬。“起来了我们到了。”于是我们都开始背上自己的东西开始下车。
说是到了,其实只是到了车能到达的最近的位置,之后便是半个小时的黄土路。我们只是到达了林森茂老人发现骨头的附近。
沿路三公里左右的路程,其实车子本身是可以进去的,但是考古队本身已经进入了。很多比较大型的设备也进去了。他们通知我们尽量将车停在这个入口处,免得发现运输沙石时候造成的不便。
于是我们整个队伍40个男生加上男老师开始分组背着装备和帐篷。李思琪老师和其他女生们则是背着自己的物品前行。
林森茂老人
据季东林老师从考古人员和当地警方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样的。林森茂老人家是一个孤寡老人。老伴死的早,也许是希望自己有个伴,林森茂老人养了一条大金毛,每天下午饭后去遛狗便是他最爱的事。
而他遛狗最爱走的道便是这条黄泥路,以前他老伴还在的,都是两个人一起散步的,这条路人少,车少,空气又好。听说这条路,本来是要修成泊油路的大公路的,但不知什么情况突然就改了道,整个路便被荒废了。
说也奇怪,没有多少人走的路,以前的杂草很多,近一两年非但没有杂草丛生,反而偶尔也会有车子路过的痕迹,后来就发生了老人家的狗发现尸骨的事。
三公里长征
三公里的路整整走了快一个小时。倒不是路特别走,而是我们背的东西很多,每个人背上除了一个包外,至少还背着两根铲子,一根普通手铲一根叶形手铲子--清理开口比较窄的比较深的小洞用。还随行背着一壶水。
而有些同学还要帮助其他女生背。另外男生们很多还得拿帐篷和一些摄影还有测量的仪器。加上这路面上坡多下坡少,气都不带喘的,于是这三公里一走便走成了红军长征。
走到大致一点五公里的时候,就有人嚷嚷说走不动了要先休息。季东林老师就调侃道:要你们是那时的红军,恐怕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啦。
走在背后的我看那武晨彬,高高的胖子,走在前面182的个头,那个汗流浃背呀,速干衣穿在他身上好像就没干过,后肩上的两块肥肉在阳光的照射下来回蠕动。真是苦了这个高胖子。
我看他的水快喝光了,走上去把自己的水壶递了上去。陈辉就在心里嘀咕着:‘’看来教官还真没说错,才第一次来现场,这还没到了,我就快给跪下了,真不是人干的活。‘’
然后就是一个哀怨的眼神。我愣是在他屁股后面踹了一脚:“你娘的,是不是男人,女生都没说累,你嘀咕啥,嘀咕”说着就加快了脚步。
最后我们终于到了现场,一眼看过去就是两大块四四方方挖好的大坑,看起来就像是抗日剧里挖出的比较深的壕沟。这壕沟也实在是太深了,我们在学校的时候看过很多考古纪实的录像和照片。
一个考古坑挖到5米多其实是比较常见的。但今天亲眼看到还是大吃一惊。这壕沟的中间各块的土被挖去之后就像是一个迷宫一般,虽然有些是闭合的但有些是联通的。
土层被间隔式的隔开,这边一个四方形那边一个四方形,一旁是人工挖好的阶梯用来上下和搬取沙石。其中一个坑有好多根龙纹浮雕的巨圆柱子,特别的显眼。
不久,我们去了文物局考古队临时搭好铁板房,做了登记,然后领了考古人员证件。便开始搭帐篷。
说到搭帐篷,对于其他人可能还是有些难度,但对于我们考古系,那真是简单的不的了。教官集训的时候除了第一个月和其他系新生普通的训练,第二个月做的最多的便是户外训练。而搭帐篷过夜的事自然没少干。
很快十三个帐篷就搭好了。于是做了分组,基本是五人一组,64个人,其中女生21个(加上李思琪老师),男生43人。但女生那边觉得帐篷太挤,于是就变成了4X4+5,而男生这边确是季老师一句5X8+3便定了下来。男生们愤愤不平。
“瞧我们思琪老师多好,人美还为别人说想,季老师真是霸权主义,三人独占一室肯定是激情四射‘’。
第一夜
陕(Shan)西(Xi)省地处我国东南湿润地区到西北干旱地区的过渡带,属大陆性气候。由于受复杂地形的影响,南北气候差异较大。温度分布基本是上是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各地的年平均气温在7-16℃。
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秋温度升降快,夏季南北温差小,冬季南北温差大。由于地形和日照情况的不同导致全年的昼夜温差比较大。这大中午的时候男生可以穿短袖,晚上就要穿起小毛衣了。
内急
我所在的帐篷自然是和我宿舍的那几个死党,我、曾广、陈辉、武晨彬、还有我们系的学霸黄书书。
这天气一到晚上就变凉了。陈辉这家伙是个换床睡就很难入睡的人,于是偌大的帐篷里,其他人都睡得死死的,就他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我挨着他最近,几次都被他碰到弄醒。睡到深夜也不知几点,我就感觉身边的陈辉突然动了一下,摇了摇我,他说睡不着要起来小解,实在是憋不住了,让我陪他去。
这大晚上荒郊野岭的,我也不好让他一个人,于是就起来,陪他走一遭,顺备自己也去抖一抖这大千世界。
临时的搭建厕所就只有一个。离住的帐篷也就3分钟路程。由于他比较急,憋的久,我就在外面等。那寒风颤颤呀。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没睡醒还是夜比较黑还是咋的。突然一个黑影很快的从我眼前掠过,然后就消失不见了。
我整个人突然间清醒,汗毛竖起,鸡皮疙瘩直冲顶灵盖,妈的,我动不了了。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