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思维决定边界
邱强专访的视频果然火了,对于知情人士而言,视频火的理所当然,对于普通网友而言,视频火的莫名其妙。短短几天时间里,视频连续被百万粉丝的营销号的转载推荐,然后视频上了热搜,大批网友不明觉厉跟风讨论,再加上邱强本身就有不少粉丝,里应外合之下,邱强的专访视频仿佛成了“新型换脸技术”这一新闻的注解。
作为记者,李晴鑫必须了解最新发生的热点新闻,所以在邱强专访视频火起来以后,她就看了两遍,同时还顺手关注邱强的社交帐号。邱强专访视频并不能单独作为一件新闻看待,因为邱强专访视频明显是依附“新型换脸技术”新闻而生的。
所以新闻的主体没有任何变化,主角还是潘教授。
想到潘教授,李晴鑫不得不佩服潘教授的毅力。该有五六天了吧,李晴鑫和其他媒体派来的记者蹲守在实验楼外有五六天了,除了第一天以外,记者们没有再找到机会采访潘教授,因为潘教授不从正门进出,每天都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到实验楼工作,然后再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实验楼。
李晴鑫不是不知道实验楼肯定有侧门或者后门,不过她找了几次都没有找到。如此一来,他们想进入实验楼的唯一方法就是破坏大门,但他们不是犯罪分子,他们是正经媒体工作人员,如此下作的事他们万万做不出来。
所以现在的局面是……记者们千方百计的想找到潘教授,潘教授躲着记者千方百计的混进实验楼。
李晴鑫已经放弃在实验楼正门蹲守了,她带着随行的工作人员在实验楼附近的绿化带里休息,无所事事,让上天决定她和潘教授有没有缘分碰面。
“老潘,赶紧的,我把板子移开,你溜进去的时候小心点,别像昨天那样弄出动静,差点把外面的记者引过来了。”
范太奇猥琐的身影忽然从一条幽闭小路窜出来,他一路快跑,却蹑手蹑脚,没发出声音,跑到实验楼后面的垃圾堆处,他轻巧推开一个木板,后面立即出现眼前。
同时潘教授也从小路里小心翼翼地跑过来,在靠近垃圾堆的时候,他放慢脚步,蹑手蹑脚往后面走去,因为昨天过来的时候,他不小心踢到了垃圾堆外面的铁板,发出很大动静,差点把前面的记者引了过来。
“来啦来啦,等我……”
在绿化带里休息的李晴鑫,还有其他随行工作人员,目瞪口呆地看着出现在实验楼后面垃圾堆里的范太奇和潘教授。说句心里话,他们之前一直以为那是真的垃圾堆,现在看来,那更像是人造的垃圾堆,要不然那块木板怎么会恰巧把后门遮得严严实实。
最让他们惊讶的是……潘教授为了躲避他们,居然……如此用心良苦。
李晴鑫都有些感到于心不忍了,不过她的职业素养还是让她立刻催促同事动身。
“别愣着了,带上机器,可别让他们跑了。”
同时她起身往潘教授那边跑去。
正准备走向后门的潘教授,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踏踏踏”脚步声,往后看去,他看到一个长发女子手里拿着麦克风朝他跑来,那姿态就像是接力跑选手传递接力棒似的,他被吓得差点跳起来,当即转头快步往后门走去。
李晴鑫见状,压低声音说:“潘教授,如果您现在进去,我待会就把这里的位置告诉其他记者,我不信实验楼有那么多侧门!”
话音刚落,潘教授和范太奇都垂头丧气起来,李晴鑫说的话正好是他们的命门,因为实验楼只有一个后门。
范太奇没好气地瞟了眼潘教授,“都怪你,磨磨蹭蹭,来的时候走快几步,现在你已经在实验室里了。”
潘教授讪讪,他没有理会范太奇,看着越靠越近的李晴鑫,他连连叹气,等到李晴鑫靠近后,他不由得苦笑。
“我真是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啊。”
范太奇默默把木板移回去,挡住后门。
李晴鑫来到潘教授身前,她注意到潘教授和范太奇的神情,略微尴尬。毕竟人家辛辛苦苦堆个垃圾堆在后门就是为了防记者,偏偏她这个记者当场截胡。
“潘教授,还有这位戴口罩的小哥哥,你们别沮丧……我再向你们自我介绍一次,我是星光娱乐媒体的记者李晴鑫,你们放心,星光娱乐媒体是正经媒体,不像在正门守着的那些全是不正经的媒体。”
范太奇口罩里的嘴巴吧唧吧唧,吐槽一句:“我倒是希望你是在正门的那些不正经媒体……”
潘教授没有说话,不过他想的和范太奇一样,如果李晴鑫也在正门就不会发现他,他更宁愿李晴鑫是不正经的媒体。
李晴鑫脑子转念一想,便猜到范太奇和潘教授在想什么。
“潘教授,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可以为我们双方带来双赢的局面。”
李晴鑫望向周围,靠近潘教授,小声地说:“现在只有我们一家媒体发现了您,不如您让我们一起从后门进去,我保证不会把后门的事告诉给其他人,您觉得怎么样?我们只是想采访您而已,现在关于‘新型换脸技术’的新闻层出不穷,堵不如疏,您也需要一个发声的渠道,对吧?虽然现在有点尴尬,但也说明我们有缘,合作双赢,我们星光娱乐媒体可以作为您发声的渠道,同时您为我们提供相关信息,您觉得如何?”
潘教授没想到李晴鑫会提出合作的建议,他的第一反应是排斥,这些天跟记者们玩游击战,让他看到记者就想躲。可是仔细思考,结合目前的情况,李晴鑫的建议似乎是最好的建议。
最重要的是……潘教授没有选择,如果不答应,李晴鑫回去把后门的事告诉其他记者,那他真是连实验楼都回不来了。
“小范,把门打开。”
潘教授踌躇半分钟,下定决心:“大家一起进去吧。”
范太奇没有对潘教授的决定指手画脚,他麻利地移开木板,打开后门,小声提醒李晴鑫和其同事别发出声音,等所有人都进去后,他转身溜进去,把后门锁上,再把木板移回来。
把星光娱乐的记者带进实验楼,潘教授不可能带他们去实验室里,斟酌过后,潘教授带着李晴鑫他们来到办公室,利用身份检测仪确定每个人身份后,他长叹一口气,带着上刑场的心态,问李晴鑫。
“我接受你的建议,可我的身份毕竟是科学家,不是公众人物,所以我希望待会采访时,你们可以严肃点。”
“没问题。”
李晴鑫一边吩咐同事做好准备,一边说:“我是资深记者,采访过娱乐圈大明星,也做过社会、科技、人文方面的访问,潘教授您大可放心。”
潘教授微微颔首,他看着李晴鑫跟她的同事在布置采访环境,一时间自己显得有些多余,他过去和范太奇一起站在角落,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老潘,我提前给你做做功课,除了之前‘新型换脸技术’的新闻以外,还有邱强那王八蛋还接受了媒体专访的事,视频你也看过了,那家伙吹嘘他的美丽哲学和社会审美观,强行把‘新型换脸技术’跟他的美丽哲学联系在一起,估计待会记者会问你相关问题,你准备好没有。”
潘教授生无可恋:“准备个屁,我哪懂这些事啊。”
采访现场布置完毕,两台摄像机伫立在办公桌旁边,李晴鑫已经坐在办公桌前面,等着潘教授过来。
潘教授先使劲揉脸,让自己清醒点,也让自己接受现实,他来到办公桌后面坐下,看着前面拿着麦克风的李晴鑫,说。
“开始吧。”
李晴鑫立即对旁边同事做个手势,然后她把麦克风举到办公桌中间,字正腔圆的说。
“潘教授,先对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
潘教授坐直身体,神情认真,让镜头里的自己看起来严肃些。
“大家好,我是潘教授,就职于知因市知因大学,学术方向为特殊生物材料学。”说到这里,潘教授沉默几秒钟,忽地莞尔,“我就是网上传言发明出‘新型换脸技术’的潘教授,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被大家认识,同时我也很开心能和大家认识。”
李晴鑫问:“潘教授,您能向我们详细介绍一下特殊生物材料学吗?”
“恐怕很难,特殊生物材料学是一门专业学科,三两句话很难帮助大家理解。”潘教授直截了当否定了李晴鑫问题的合理性,随后他说,“大家可以这么理解,科学家李一发明出换脸技术,换脸技术的基础就是特殊生物材料学,无论是换脸液,还是脸皮材料,利用的都是特殊生物材料,而特殊生物材料学……就是专门研究特殊生物材料的。”
李晴鑫没想到这次潘教授表现的这么好,因为采访的节奏落到潘教授那边,她停顿了几秒,找到自己的节奏,继续问:“潘教授,提起科学家李一和换脸技术,就不得不提起最近的重大新闻,据说您发明了新型换脸技术,新型换脸技术不仅比目前换脸技术更加便捷,而且还能改变目前的换脸方式,将换脸液和脸皮合二为一。
“您作为当事人,我想所有人都对您的回应非常感兴趣。”
潘教授没有意识到自己表现的非常好,沉稳自信,说话有理有据,条理清楚。他皱眉思考了好一会,最后他还是选择直截了当地回应。
“我没有发明出新型换脸技术,网上的传言都是假的,都是谣言,我作为当事人,现在算是辟谣。”
李晴鑫也皱起眉头:“可是潘教授您前几天在接受采访时,亲口说过自己的实验结果,就是新型换脸技术。”
潘教授眼神一凛,“我当时说的是‘可能’,并不是‘一定’,你要弄清楚其中的区别。”
李晴鑫不甘示弱,迎着潘教授的注视,回问:“所以潘教授您的确在研究新型换脸技术,对吗?”
潘教授忽然长舒一口气,他靠在椅背上看向李晴鑫,不禁摇头苦笑。
“我直接跟你们解释我现在的研究内容吧,这样也许能少很多误会。”
话语落下,潘教授换个舒服的坐姿,神情认真地说,“特殊生物材料学涵盖的范围不仅仅是换脸技术,还涵盖了许多方面,科学家李一发明出换脸技术,已经把特殊生物材料学的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所以业界普遍认为特殊生物材料学已经走到尽头。
“我的研究方向与科学家李一一致,这么多年来,我全面了解科学家李一当年的实验内容,尽可能还原他的实验方向,事实证明我成功了。我有充分证据证明现在的换脸技术是科学家李一无意间发明的技术,但不一定是科学家李一想要的结果,我所做的就是沿着科学家李一研究的轨迹,继续走下去,试图得到科学家李一当年想要的结果。
“根据我最近的实验结果,我发现换脸液和脸皮不一定非要作为换脸技术的步骤而独立存在,两者完全可以融入在一起,按照科学家李一留下的实验数据,再按照换脸技术的思路,我不否认……最后的结果有可能是新型换脸技术,但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谁也不知道结果是什么,包括我,我也不知道。”
李晴鑫低声喃喃:“原来如此”。
现在潘教授把所有事情都说清楚了,网络上关于新型换脸技术的讨论也算是划下句号,不过这次专访并没有划下句号。
李晴鑫又问:“我有另外的问题想请教一下潘教授,近日最美时代协会副会长在采访中透露,新型换脸技术符合当今的社会主旋律,作为普通民众,大家应该支持新型换脸技术,而作为科学家,他表示您应该尽可能使新型换脸技术成为现实,对此你有何回应?”
潘教授已经进入状态,现在他的思维非常活跃,谈及邱强,潘教授不想多说,他面无表情的回答。
“我不作回应,每个人都可以有每个人的观点,但我作为科学家,不会以个人观点去判定实验结果的好坏,科学家靠的是事实,而不是凭空臆测。”
话说的干脆利落,没有给李晴鑫其他提问的空间,李晴鑫一时间不知道该问什么问题。这时她才意识到虽然新型换脸技术闹得满城风雨,但如果是谣言,当事人辟谣即可,涉及到专业领域,她很难深入提问。
想了很久,她问出最后一个问题。
“潘教授,您刚才提到特殊生物材料学,我相信很多人……包括我,都是刚刚知道原来换脸技术跟特殊生物材料学有如此密切联系。您说特殊生物材料学涵盖范围非常广,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吗?”
发现李晴鑫不再揪着‘新型换脸技术’和‘邱强’的事发问,潘教授顿时放松了,而且问题涉及他的专业领域,不需要刻意斟酌,他已经知道怎么回答了。
“特殊生物材料学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游戏方面,目前的全浸透模式游戏设备,设备使用的材料就是特殊生物材料。高科技领域里也采用大量特殊生物材料,其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就是医疗行业了,像人造器官……”
说到这里,潘教授眼神忽地迷离起来,他看向旁边,同时喃喃自语。
“人造器官最难攻克的是器官容易和人体产生排斥……特殊生物材料学使得现在人造器官完美与人体融合……
“人造心脏……人造肺叶……人造骨骼……
“人造毛发……”
说着说着,潘教授突然站起来,他睁大眼看向前方,视线没有聚焦,他仿佛在看千里以外的景色。
“医疗行业……医疗行业……
“为什么我之前没有想到从这方面切入……
“我还是先入为主了,我内心里依然认为科学家李一的研究方向和换脸有关,但如果和换脸无关呢?
“数据……数据表明很有可能和医疗有关!”
说到后面,潘教授声音越来越低,说话速度越来越快,旁边的人几乎听不清他在说什么。
李晴鑫和范太奇都紧张地看向潘教授,潘教授现在魔怔般的状态吓到他们了,范太奇悄悄走过去,想问潘教授在做什么,但他还没迈步,潘教授像是疯子般,突然从办公桌跑了出来,跑出办公室,不知去了哪里。
留下范太奇和李晴鑫团队在办公室里面面相觑。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