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精英归来 上

下载APP

第一百零三章 精英归来 上

  

    自从公司的同事去部队训练回来之后,工作效率的确提高了很多,大家的精力都非常的旺盛,懂得合理的规划时间,工作也是做的井井有条。

    目前公司的好多事情就要上正规了,山上种的橘子树好多也长大了,有的都开始结果子了,宋秋这几年和同事们的努力都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

    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开公司不但是自己收益,得到了锻炼,成长了。每个员工的生活条件也变好了,更重要的是荒山都变绿了,变美了,绿水青山都变成了金山银山。

    公司的事情也渐渐的多了。宋秋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所以好多的事情都交给其他人去处理了。自己腾出时间来,给自己做减法,只把握公司的大方向。

    北京有一个亚洲水果展会,宋秋想去看一下,正好想起了方俊之前在北京呆过一段时间,所以他比较熟悉。

    说好了形成,然后宋秋就带着方俊一起去北京,需要坐高铁,然后到北京展览馆。

    到了北京之后,宋秋他们先找地方住下来,休息一下。这次展有两天,有不少的商家参展,宋秋也带来他们的产品,希望有所收获。

    第二天早早的就去了展会,然后的确是来了不少人,也有很多外地的厂家参加,在展会上全世界的果蔬参展商,各地的都有,各种开发的新产品。宋秋也能了解到行业的动态信息,这次来也是带着学习的心态来的,不但是局限于国内的市场,还要看国外有哪些先进的技术,不断的创新,做出更好的产品。

    没有想到的是,展会上宋秋遇到了万明远,真的是非常的巧。

    “万总,您也来参加博览会啊,好巧啊。”宋秋问。

    “是啊,太巧了,宋秋啊,你这几年发展的不错啊,把公司做的有声有色的,我听说了你走的消息之后,非常的惋惜和惭愧啊,只可是那段时间不是我来管公司,不过呢后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后面南城分公司经营的并不好。这几年你做的好,我真的很有想法想让你重新回来接管分公司啊。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啊。”万明远发出了橄榄枝。

    “万总,您让我想想,其实我也是舍不得离开,不过我现在也是刚刚做,我对花草茶的市场以及健康产业是非常看好的。”宋秋客气的回应着。

    “好。我是诚挚的邀请你回去再帮执掌公司。总部想高薪聘请您,然后全权管理南城分公司,公司可以给股份,再就是南城这块的发展咱这两个项目可以相互合作,可以做的更好。你考虑一下。”万明远非常想让宋秋帮忙。

    “感谢万总的邀请,我考虑下,再给你答复。”宋秋客气的说道。

    “好的,等你消息。”万明远说完就去看其他的项目了。

    方俊问宋秋:“你真的想回去再管南城分公司。”

    宋秋说:“不是回去,我是另外管理,我还是咱们公司的,不过我多了一个公司,多一个行业,为南城做点事不可以吗。”

    方俊说:“你要想好了哦。”

    “我考虑一下吧,咱们再去看看其他的地方。”宋秋说完就带方俊看了下其他的展位。

    展会上的这几天,宋秋就每天关注新的动态,结实一些全国的乃至世界的朋友,跟自己行业相关的朋友,能对自己以后发展有帮助的人脉,建立沟通联系。

    展会之后,方俊就带宋秋去北京好好逛逛,去了前门,故宫,长城,鸟巢,颐和园,天坛公园等等,还有798艺术中心。也吃了好多北京好吃的。

    可是这几天宋秋的心思都是在万总说的话。仔细的想过之后,宋秋决定还是要掌管南城分公司的。虽然自己开公司了,但是如果同样也占有股份,强强合作,共同开发南城的农产品市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经过考虑,宋秋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万总,您说的事情我考虑过了,我可以入股南城分公司,负责管理日常的经营,但是我需要独立的管理权。”宋秋做出了做南城分公司股东的决定。

    “好啊,太好了,求之不得,欢迎你的回归。”

    就这样宋秋又以股东的名义重新回到了明远南城分公司。

    当宋秋再次出现在南城分公司,万总正式的给大家介绍宋秋的新身份的时候,大家都惊叹不已。

    从那以后宋秋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责任也就越大了,需要做的事情,做的规划就更多了,不过可以更好的为南城做些事情。

    公司在有序的向前发展着,经历了很多,走过的弯路也多,所以宋秋的一路走来都非常的顺利。她明白一个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走过的弯路。

    宋秋在这一年的总公司年会上讲了互联网公司出现的问题,都是她从实际中得来的经验:

    “总部的其他公司的同事经常会问我同一个问题,是怎么管理公司的,我认为这个问题,是要换个角度来考虑,如果说把新成立的公司常犯的错误都避免了,那么是不是就距离成功更近了一步吗?所以我今天就说下我走过的弯路。

    1、管理水平

    都说是大公司靠文化,中层公司靠制度,小公司靠人管理,其实也不尽相同。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管理起来自然是不同的。不过呢一开始创业的公司,大家都是奔着同一个目标方向或者梦想在努力的。如果管理人员过分的想通过人为的方式加以区分层级,我觉得很没有必要,如果说有某个公司管理人员比员工还多,那么这个公司发展起来一定是畸形的,因为说的人多,做事情的人少了呀。管理我觉得是从实践中来的,慢慢的去摸索,“管”的主要是人,不违背一些基础的规章制度,可以放任发挥员工的特长。“理”我的理解就是把事情理顺了,把解决的方法找到。有的时候要打情感牌,有的时候就必须严苛执行。有好多的互联网公司,要么就是管的太宽了,员工发挥的空间比较少。有的管的少,太松散,整个战斗力不行。

    2、制度健全程度

    大家都是在一起做事情,都要一套大家都认可的规章制度,按制度办事,按流程办事,事情会比较顺一点。有的制度是为了促进业绩,有的制度是会限制发展。多做一些有公司发展有利的制度。如果把太多的制度放在如何严格管理好每一位员工,每一件物品上面,那么太花费时间了,也是没有必要的。制度一开始不能定的太死,要灵活,有个大概的框架就行,框架就是基本纲领,围着这个来做就可以了。有的公司干脆没有任何制度,尤其是初创公司。领导人本身也没有多少的管理经验,也没有相关的人员做制度的指定,或者就是拿来主义,修改下。要么就是好多流程根本不符合规定,财务走账流程,公司公章的使用,报销流程制度,员工绩效管理制度等等。有些制度还是要有的,稍微也是要健全一些的。

    3、团队协调力

    比如,每次开会大家多会总结说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或者某某部门不愿意协调。互联网这个行业,一个公司分为好多个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都是有相关关联的,一个环节做不好就会影响后面的所有流程,进而影响到公司的业绩。推广部负责推广,策划部策划,客服部做客服。推广有时候需要付费广告,费用就需要申请,就关系到财务部,财务要做好预算准备。活动进行,客服部就要知道如何跟客户沟通,策划部协调推广部做工作。没有说那个部门是可以独立完成一系列的工作的。都是相互合作的。建议每次活动都有一个小组或者有一个负责人跟其他部门进行对接协调。当然了这里面也有领导之间的沟通。曾在某个公司遇到过这个情况,一个策划方案一个月都没有执行下来。原因有几点:1)活动方案领导意见不统一,写了改,改了写,耽误好多时间,2)部门经理不敢做决定,领导没放权,不敢拍板,3)企划部提需求问题,反馈,无解决方案,4)财务部讲没有按照流程,没有预算,走流程,找领导签字,5)市场运营部人力不足,推广受阻。整个活动下来要经过七八个领导签字,时间过去了大半,最后留个推广执行人员的时间很少了,又怎么能起到很好的活动效果。其中有个熟悉流程的问题,以及时间进度计划的问题。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