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大明百姓的盛宴!
在眼眶中含着热泪的干仁的呼喊声中。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于御所正式继倭王位。
曾经自诩万世一体的倭王王位,终究落到了旁人手中。
整个幕府都沉浸在了新君登基的喜悦之中。
只不过这些从未经历过改朝换代的东夷君臣还不知道。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
足利义满贸然自立,将会带来何等可怕的“破窗效应”!
当天夜里。
足利篡位的消息登时便像是长了腿一般在整个~东夷传开。
原本正在赶往奈良的南朝倭王几乎在第一时间便停下了脚步,在怒斥了足利篡位的行径之后。
后龟山倭王—再次登临大宝。
而这一切,不过只是开始。
在短短几天之后。
便有四家大名宣布篡位自立。
原本堪堪缓和的东夷局面,登时便乱成了一锅粥。
只不过远在金陵的大明,尚不知道这两位人中龙凤在东夷闹出了多大的动静。
此时全大明上上下下都沉浸在一股淘金热中。
尤其是出海。
在金陵百姓的眼中,出海俨然已经成了跟抢钱一般的生意。
因为有太多的百姓在出海这一件事上,赚的盆满钵满了。
出海可以赚钱这件事。
大明的百姓在祖辈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
但在那个时候,出海意味着九死一生。
故而赚钱也没有多少人眼馋。
因为那是人家拿命换来的。
嫉妒不来。
但是现在大势易转,海上到处都是大明水师的护航战船,整个大明沿海的倭寇,都已经被水师给打成了过街的老鼠。
加上越造越大的海船,这对于跑海这个行当来说,意味着的,就是无限趋近于零的风险了。
无限接近零的风险,在诱之以数倍的利润。
足以让整个大明的所有百姓为之疯狂!也就是在沈家第一次被大明水师护航归来之后。
整个金陵便掀起了一场下海热!
金陵的百姓即便是不会亲自出海,也会三两家凑些银子,交给跑海的行家里手,事成之后,再均分利润。
只不过仅仅出海卖卖货,显然并不附和大明百姓的喜好。
因为任何人喜欢的,都是可以反复获利的东西。
出海卖货这样的一锤子买卖,大部分的百姓也不过就是将这当成横财。
很快便有人将目光放到了出海所需的海船上!
因为海船这玩意,实在是太香了。
你囤上一堆货,又能怎么样?
卖完了就拉倒了,还得费心费力的去江浙去采买下一批货。
但是海船就不一样了。
你只需要花钱下个单子,让周围的码头找好造船的师傅替你将这船给造出来。
往后出一趟海,你就可以收一笔运费。
虽然不如直接卖货。
但是胜在长久啊!
而且这玩意也不需要考虑将来有一天会突然没用。
毕竟按照大明现在的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大明的船在未来一百年内,只有不够用的时候,绝不会有船闲在码头上的时候。
这是什么?
这是恒产啊!
小农经济下的百姓对于恒产的追求,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孟子》云:无恒产者无恒心,惟士为能。
可见,恒产对于寻常百姓的诱惑有多么的强大。
同样,这样造出来的船,也贴合了金陵全民下海的趋势,那些三五户百姓凑银子出海的“行家里手”总不可能靠那点少得可怜的银子去自己造一条船。
自然就是会来租。
一时间,整个大明的商贾、士绅、王侯将相,几乎都搬空了家底投入到了造船上!
南起岭南,北至登莱,不管是水师衙门还是渔港码头,但凡是会造船的工匠全都成了稀缺资源。
这些造船的师傅,除了自己赚了一大笔钱之外。
同样也开始疯狂的收起了徒弟。
并逐渐的摸索出了一套专属于大明的“船政学堂”培养模式。
以前的时候,这些师傅们就像是后世东夷的那些寿司之神,盖饭之神一样,徒弟拜入门下,动不动就先学个三年切菜。
不明白的人就吹什么躬匠。
实际原因他自己能不知道?
三年洗菜,三年切菜,最多十年你才能出师。
直接教你做饭。
你一年就出师了。
这意味着师傅要多十倍的同行!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在社会经济发展几乎停滞的社会里就是这么残酷。
但是这能怪师傅吗?
谁又愿意待在案板前面切菜,一切就是一辈子?
........
难道他真的是热爱吗?
任何兴趣爱好,当变成工作之后,都会被彻底毁掉,没有任何例外!
那是没办法的事情。
上进之路被堵的严严实实。
让他这一辈子不得不这么趴在案板前切菜!
而被他自己也只得去堵住徒弟们往上走的路!
但是在经济高速向前发展的时候,这一切就又会截然相反。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从来不是只对徒弟说的。
但凡是能有一点别的选择。
又有哪一个师傅愿意跟自己的学生抢饭碗?
原本那些走不动路的老师傅都被请进了学堂里带起了徒弟。
这些学堂解决了那些造船师傅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将来在造不动船之后,还能有一个体面的生活。
这就够了!
整个大明的造船技术,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的沉淀着。
上至朝堂公卿,下至平民百姓。
都陷入了这场疯狂的财富盛宴也极大的缩小了公卿与寻常百姓之间的距离。
只是大明的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
就在这片一派欣欣向荣的繁盛气象里一场史无前例的危机,也在酝酿着。
这场因船而起的泡沫,终将会因船而破......
看《支教大明》最新更新章节上9x.com 分享越多,更新越快。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